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8日讯(记者潘璐 通讯员屈翔)根据全市主题教育组团调研工作安排,12月4日、5日,市委第十一巡回督导组组织4个区和5家市直单位走进黄陂区、新洲区,开展乡村振兴专题组团式跨区调研。
木兰花乡田园综合体,智慧大棚草莓满园。长江日报记者 潘璐 摄
12月4日,调研组一行来到位于黄陂区帽子村的木兰春归民宿群。该民宿群由村里已经停用的旧小学改造而成,房屋白墙黑瓦整齐划一,小桥流水,草坪青翠,健身器材、操场等各种基础设施齐全,带动村子的整体面貌有了很大改善。在位于黄陂区杜堂村的木兰花乡田园综合体,新的智慧大棚已经投入使用,盆栽草莓正在大棚里静静生长。“村民以自家房子入股,我们改造成民宿,村民们每年不仅有土地流转收入,还有房租可拿。”木兰花乡负责人说。目前该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和改造还在进行中,项目未来将辐射到周边八九个村,形成乡村游集群。在沿河村的采摘大棚里,阳光玫瑰刚刚过季,盆栽蓝莓正在挂果。采摘园外的空地已经平整好,将作为露营基地投入使用。
木兰春归集民宿和研学于一体。长江日报记者 潘璐 摄
调研组充分肯定了黄陂区全面打造宜居、宜业相结合的农文旅融合振兴乡村的模式,同时了解到,目前这种模式面临着建设用地不好解决、不少村硬件需要升级等问题。现场相关部门表示,将积极研究问题症结所在,提出解决方案,让产业更好地支撑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
12月5日,调研组来到蔡甸区群力村。这里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已经完成,鱼菜共生大棚中,菜长得好,鱼游得欢。在村里的沿河长廊等景观带,村民或散步或坐着闲聊,非常惬意。在沉湖湿地七壕观鸟长廊,不少摄影师拿着长枪短炮在拍摄。长廊边的七壕村,房屋上都画上了彩绘,展现夏季有荷花、秋冬有候鸟的湿地美景。在消泗乡油菜花海景区,村民过上了春天吃旅游饭、秋冬继续搞农业的生活,一年四季日子忙碌而充实。
群力村鱼菜共生大棚里,西红柿茁壮生长。长江日报记者 潘璐 摄
市委第十一巡回督导组提出,农文旅融合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地理和文化元素,提炼出内涵才能避免同质化,保证项目可持续发展。
座谈会上,蔡甸区、黄陂区汇报了调研课题的基本发展情况,新洲区、江夏区谈了跨区调研从其他区学到的优秀经验和先进做法,表示要把这些好做法进行推广。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国资委、市文旅局、市供销社等部门表示,将汇总各区提出的问题,尽快出台相关政策进行解决,同时推动各种惠农政策落地实施。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