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众筹小鱼当“点心”,武汉人为江豚送来“过冬口粮”

新闻中心 > 都市圈频道 > 武汉

2023-12-29 06:21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12月28日,1万斤饵料鱼,从武汉送往湖北石首的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汉市农业农村局、武汉市禁捕办和武汉养殖企业为天鹅洲江豚送来暖心的“过冬口粮”。

  武汉养殖企业“众筹”小鱼

  送给江豚当“点心”

  “快看,快看,江豚来了!它们感应到我们送鱼来了!”28日上午,参与送鱼的人们刚刚走上天鹅洲故道边的一条趸船,神奇的一幕出现了——3头江豚从水中连续探头,频频游往岸边,并在大约50米处不断来回游动,似乎真的是在列队欢迎这些为它们送来“过冬口粮”的人们。

  武汉人为天鹅洲江豚送来“过冬口粮”。特派记者刘斌 摄

  运鱼车驶上趸船,车上的水袋打开,大群的小鱼一下子涌入水中,经过短暂的晕头晕脑后,它们摆动身子,四散游开。

  记者现场看到,小鱼放入故道后,多头江豚很是雀跃,就在距放鱼点30—50米处展开围捕,一口一个,吃得很欢。

  听说天鹅洲江豚缺少过冬的饵料鱼,武汉市农业农村局、武汉市禁捕办协调本地养殖企业,利用冬季“干塘”捕鱼的机会,筹集一批小鱼为江豚应急。

  这批饵料鱼由湖北天汇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武汉德瑶望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捐赠。天汇源公司经理林朋告诉长江日报记者:“给江豚们送一点新年小礼物,我们公司很愿意做这样的公益之事。”

  武汉德瑶望合作社社长胡国表示,听说是为天鹅洲的江豚送一些“点心鱼”,我们4位合伙人一口答应。大家齐心协力,众筹了5300斤,28日凌晨装车运往天鹅洲。

  据了解,这些“点心鱼”还不是随便装车,都是经过特意挑选,选择长度10厘米以下、背高5厘米以下的小鲫鱼、䱗鲦鱼等品种,便于江豚摄食。

  生态向好

  也带来江豚缺食的“小苦恼”

  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点为天鹅洲故道里的江豚补充一些小鱼?

  据天鹅洲保护区有关人士解释,天鹅洲故道中,现有江豚70—80头,已达到故道的容纳上限。随着长江十年禁渔,生态持续向好,有些鱼类越长越大、越长越肥,江豚的嘴巴不大,不能把它们当成食物了。偏偏其中还有一些掠食性鱼类,还要跟江豚争夺食物,再加上鱼类在冬季也没有繁殖,缺少新的饵料鱼来源。

  天鹅洲白鱀豚保护区管理处负责人胡良慧介绍,他们担心江豚会饿肚子,所以就需要补充一批小鱼。目前,市场上难以采购到量大又合乎规格的饵料鱼。

  既然大鱼多了,那么为什么不捞走一些呢?相关单位多次向上级建议,适当捕捞一些大鱼,将其移出故道,留下更多的小鱼,为江豚腾出更多生存空间,这是解决江豚缺食的可行方法。

  早在2017年,当时的农业部发布公告,明确限定“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捕”,湖北的长江天鹅洲、洪湖湿地、长江新螺段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列其中。随后于2020年发布的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延续了这一规定。

  因此,大鱼多了多少,才算多?要不要放开一个小口子,捕捞一部分大鱼?捞出多少才算合适?卖鱼的收益怎么分配?这个“放开”的度不好把握,有关部门正在审慎关注。

  武汉水质检测人员在天鹅洲故道采集水样。特派记者刘斌 摄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水务集团宗关水厂总工程师王琼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数字江豚”议案。她持续关注天鹅洲江豚的情况。28日,她带队调研天鹅洲江豚情况,还带来一个水质检测团队,掌握这里的水质状况,关注江豚的生境变化,“希望做更多的事,为江豚保护助力”。

  (长江日报特派记者金文兵 通讯员黄敏 龚成)

  【编辑:赵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