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生态越来越好了,鸟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了。”1月10日,东湖国际摄影大赛摄影师们扛上“长枪短炮”,走进东湖落雁景区捕捉冬日“精灵们”的倩影。池杉枝头的“逗号”鸬鹚、湖面掠过的长腿白鹭,还有从西伯利亚赶来过冬的红嘴鸥,摄影师们收获满满。
东湖落雁岛是鸟的天堂。老白 摄
东湖鸬鹚翻飞绘就生态画卷
上午8点半,“拍鸟”小分队从东湖落雁景区正门出发,途经叠石观涛、雁洲索桥、芦洲古渡等景点,寻访“精灵们”的踪迹。当天,湖面烟波浩渺,远山在水雾中若隐若现,左侧的杉树和栈桥倒映在湖面,好似一幅巨大的水墨画,突然,近百只鸬鹚成群结队闯入视野中,让这幅“水墨画”愈加灵动传神。
“哇,太美了!我拍到它们了。”摄影师谷一鸣将镜头对准“走人棋鸟岛”,用视频记录下成群鸬鹚翻飞的壮美景象,他介绍说,“我希望成片能还原眼前山水画般的韵味,所以在拍摄和后期都花了些小心思,构图上强调留白和‘动静’对比,色调饱和度尽量调低,意境也就出来了。”
冬日的东湖宛如一幅水墨画。喻春华 摄
每年秋冬季,成群结队的鸬鹚站立在落雁岛上的池杉枝头,远看就像是一个个“小逗号”,被其排泄物染白的树林,像是覆盖了一层白茫茫的积雪,这一奇特壮丽的景观备受摄影爱好者的青睐,因此落雁景区的“走人棋鸟岛”成为武汉热门的观鸟地之一。
“鸬鹚喜欢栖息在树上、电线杆上,走人棋鸟岛生长着耐湿性特强的池杉树,正好符合普通鸬鹚的需求。再加上走人棋鸟岛是一座位于团湖中央的湖中宝岛,可满足普通鸬鹚潜水抓鱼,因此有不少普通鸬鹚喜欢在此过冬。”武汉市观鸟协会会长颜军介绍,在冬季,为了储存能量,普通鸬鹚不会飞来飞去。这样百鸟翻飞的壮观景象,在早晚时分才可能有幸见到。
世界名湖人民乐园生态画卷。刘爽 摄
除此之外,在东湖国际摄影大赛摄影师们的相机里,还生动记录了红嘴鸥“凌波微步”、白鹭“翩翩起舞”、䴙䴘“你侬我侬”等十余种鸟类画面,十分有趣。
越来越多“稀客”做客东湖
鸟类是生态的“晴雨表”,候鸟种群多寡、迁徙路线的变化都反映着生态环境的变化,成为检验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的自然指标。
越来越多可爱生灵来东湖做客。喻春华 摄
长长的嘴巴,棕红的小脑袋,披着云纹的“漂亮衣裳”......近日,有一只红胸秋沙鸭悄然“造访”东湖,其独具特色的羽冠十分讨喜,在观鸟爱好者王琳镜头下,它在湖中畅游,闲庭信步般地休憩、捕食。
颜军介绍说:“红胸秋沙鸭多出现在北方,在武汉难得一见。它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东湖的水质良好,也希望市民游客勿前往找寻,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干扰,给予它足够自然的生活空间。”
1月5日,东湖碧潭观鱼景区,东湖的“老朋友”红嘴鸥在清澈的湖面上翩翩起舞。它们成群结队,上下翻飞,时而在水面上巡游飞舞,时而在江面上拍打水花,时而飞向人群觅食嬉戏,景象非常壮观,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欣赏。
湖泊清了,生态美了,越来越多可爱生灵做客东湖,共同描绘世界名湖人民乐园美好生态画卷。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水生态保护措施、野生动物保护措施的推行与落实,栖息东湖风景区的野生动物数量逐年攀升。2021年1月,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曾在东湖风景区马鞍山森林公园喻家湖现身,2022年12月,中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也首次现身东湖,愈来愈多鸟类来到城市中心的东湖,东湖飞鸟翔集宛若鸟的天堂。
(长江日报记者李文婕 通讯员彭冲 何宇炀)
【编辑:赵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