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湖北科技创新水平跃居全国第7,创近5年最高位次

新闻中心 > 都市圈频道 > 武汉

2024-01-16 18:35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16日讯1月15日,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举办2024年“创响荆楚•迎新春”媒体交流会,会上介绍了近期湖北科技创新工作等情况。据了解,湖北区域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名跃居全国第7,较上年上升1位,创近5年最高位次。

  近年来,湖北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湖北产业创新发展需要,建设了一批高水平实验室。目前拥有国家实验室1家,湖北实验室1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8家,省重点实验室212家,全省实验室体系基本成型。

  2023年以来,省科技厅组织开展实验室科技亮点成果遴选,目前已完成两批实验室亮点科技成果评选工作,共遴选83项科技成果纳入亮点科技成果库,其中亮点成果33项,入库培育成果50项。

  一批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脱颖而出。湖北九峰山实验室牵头完成的“碳化硅沟槽技术”,系统解决了多项工艺难题,首批沟槽型MOSFET器件晶圆下线,突破国外垄断。

  湖北洪山实验室参与完成“发现在盐碱地上能够促进粮食增产的关键基因”。该成果首次发现主效耐碱基因AT1及其作用机制,可显著提升作物在盐碱地的产量,有望大幅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水平。

  钢铁冶金新工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完成的“低质铁矿资源的高效冶金关键技术及应用”,大幅提高国产铁矿用量,增强我国铁矿资源保障能力,已在宝武钢、攀钢和柳钢等大型钢铁企业推广使用,累计降本增效7亿余元。

  华中科技大学脉冲强磁场韩小涛青年科技创新团队作介绍。记者李慧紫 摄

  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华中科技大学脉冲强磁场韩小涛青年科技创新团队介绍,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建成10余年来,取得了包括发现第三种规律的对数周期量子振荡等在内的一大批原创成果。截至2023年底,设施已累计运行82521小时,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强磁场实验室等129家国内外科研单位提供科学研究服务1884项。

  为进一步提升设施的整体性能和开放共享水平,华中科技大学开展了设施优化提升项目建设,打造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项目已于2023年10月获国家发改委概算批复,建设期5年,是“十四五”国家重大设施中首批启动建设项目之一。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育种刘小磊青年科技创新团队介绍,他们将计算机编程与遗传育种巧妙结合起来,自主创新,破解了育种大数据难题,打破了国外垄断。刘小磊和团队一直聚焦基因组选择算法的自主创新和软件研发。团队历时四年,自主研发出基因组育种计算软件“天权”,创新了不依赖于“传统混合线性模型方程式”的育种值求解方法,计算效率提高近100倍。

  (长江日报记者李慧紫 通讯员朱勇进 孙川)

  【编辑:邓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