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6日讯(记者汪丽婷 通讯员黄瑜)2月6日上午11时许,江岸区新村街道二七花园小区,志愿者池霞珍拎着一袋蔬菜径直走向居民赵伟家。“赵奶奶,今天下雪路滑尽量别出门啊,有什么需要随时打我电话,明天这个点我还来给你送菜。”一番叮嘱,池霞珍又返回家中取菜。
志愿者池霞珍在家里开“驿站”。记者汪丽婷 摄
长江日报记者走进池霞珍的家,15平方米的客厅内,有三分之一的面积被蔬菜和水果所占据。这些食品来源于多个线上买菜平台,袋子上都贴有标签。池霞珍蹲在地上按照居民订购的清单进行分拣。
62岁的池霞珍做社区志愿者已有9年时间。“下雪天老人们下楼买菜既不方便也不安全,最近几天的单日送货量比之前要多一倍。”池霞珍说,今天有20位老人需要送菜上门。
池霞珍义务为老人送菜上门。记者汪丽婷 摄
池霞珍所在的二七花园小区,是个老旧小区,共有427位居民,其中有四分之一是老年人。“我以前在超市上班,经常有老年人让我帮忙买菜,腿脚不便的老人我就送菜上门。”池霞珍说,后来自己不在超市上班了,但还继续帮他们买菜。
到了2021年,在接触到买菜平台和驿站后,池霞珍决定自己在家里开一个买菜“驿站”,并将自家地址作为买菜平台自提地址。“小区没有电梯,老人下来一趟蛮累,还有些老人不会用手机买菜,我现在还跑得动,想为他们出点力。”池霞珍说,买菜平台将居民订购的菜送到她家后,她再义务帮老年人和残疾居民送上门。
池霞珍介绍,部分老人是自己在买菜平台下单,然后将自提地址填在她家,还有的老人是她帮忙下单。记者翻阅买菜平台发现,如果是从平台直接下配送订单,未满一定金额则需要另外加收3-5元配送费,如果选择自提订单,则需要去驿站自取。
不仅是二七花园小区,隔壁药械厂宿舍和利腾国际的老人,池霞珍也会帮忙送菜。对于低保户居民,池霞珍时常垫钱帮他们买菜。“我骨折不能出门,她非常热心,屋里柴米油盐都是靠她,帮我送菜已经有两年了。”高龄老人周月华说,自己有时候漏买蔬菜或调料,池霞珍还会将自己种的香葱和蔬菜送给她。
平日里,池霞珍一般是骑电动车送菜。近几天,由于路滑她多是步行送到小区单元楼,再走步梯。“上门送菜时我也会了解下老人的状态,问问他们有没有什么生活需求。”池霞珍说,昨日上门送菜时有老人提出想理发,今日她便带着理发包上门。
开“驿站”两年多时间,对于送重物,池霞珍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如何将16升的矿泉水运上楼?只见她利用惯性,走一步台阶,将矿泉水往上“甩”三步台阶,一层楼梯,她往往要如此反复8次才能运上楼。
池霞珍说,丈夫很支持自己开“驿站”帮助老人,下班后也常常帮自己送货。“只要我们还送得动,就会一直送下去。”
【编辑:邓腊秀】
点击下图查看寒潮应对“一本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