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冰冻雨雪天气给大家的出行带来了一些不便,让人不禁有些忧心,但是,近年兴起的“滑雪热”又让兴山县的冰天雪地大受欢迎。乘着高铁去滑雪,令人心生欢喜,喜闻乐见。
“我们一家9口大年初二就来了,在兴山住了5天,把所有雪上项目都玩了一遍,体验感特别好。”2月18日,来自广东惠州的陈女士一家准备在兴山站乘高铁返程,“来之前,我们在网上查了乘车攻略,高铁到兴山站换乘去雪场最方便。”
“春节期间,兴山县共接待游客34.24万人,同比增长30.7%,这些游客绝大多数是乘坐高铁来的。”兴山县文旅局副局长殷正红介绍。
入冬以来,随着冰雪经济持续升温,许多“南方小土豆”乘着高铁,来到兴山县和神农架林区,体验滑雪乐趣和当地民俗,在冰天雪地里感受独特的冬日魅力。郑渝高铁让这里的“冰天雪地”变成了“金山银山”。
兴山站依托地域优势,紧跟冰雪消费需求升级服务品质,使广大网友和驴友主动推荐,成为当地发展冰雪经济重要一环,让“冷”资源释放出“热”活力。
为了让旅客便捷、舒适地抵达旅游目的地,兴山站与地方政府精心制定的高铁短途汽车接驳地点,让旅客出高铁站就能直达各景区旅游点。
据统计,春节小长假,兴山县旅游收入达到13821.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1%。“农户自产的柑橘、土腊肉、香菇等土特产销量也都猛增。”兴山县副县长向月军说。
“高铁+冰雪+民俗+非遗”越来越多的文化要素搭上当地高铁飞速发展快车道,山区“朋友圈”越来越大,用“冷”资源和“热”服务吸引越来越多远道而来的游客,客流量不断刷新记录。
“从当地交通、民俗文化,到景区服务、民宿指南,我们客运员都熟记于心,就是要成为服务旅客的‘百事通’。”兴山站客运员高燕和她的同事们,密切关注旅客需求。因滑雪导致骨折的旅客数量增多,该站增加了轮椅等服务设备,并与兴山县人民医院联手,高峰时段安排医护人员到站协助。“年三十晚上,车站给候车室的旅客送饺子。今年广东游客特别多,我们还自学了简单的粤语。”高燕自豪地说。
节后客流高峰,兴山站及时增开47趟临客,满编运行。“铁路保证有足够运力送外地游客返乡。”兴山站站长陈伟说。
(来源:武汉铁路微信公众号)
【编辑:姚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