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区委书记何建文:
以科创引领新型工业化
打造武汉先进制造新基地
黄陂区委书记何建文表示,黄陂区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工作总基调,勇闯转型升级之关,以科技创新引领新型工业化,深入实施科创大突破、工业大翻身等“九大行动”,集群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夺取首季“开门红”,努力在武汉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中争当新承载。
一是提升工业“含新量”。发挥“卓尔青年汇”“Z时空”等多个国家、省、市级众创载体及科技服务机构作用,孵化一批中小科技型企业,培育“专精特新”“瞪羚”企业。力争今年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入库400家以上,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家以上,组织30家以上企业申报市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高新技术企业新增数量比去年翻番,高新技术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7%提升至40%。
二是聚焦工业大招商。围绕轨道交通、新能源、珠宝时尚、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工业母机等产业链精准招商。加快已签约100亿元的广东仕泰隆工业母机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工业母机装备研发、展示、交易、制造中心,打造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工业母机装备集采基地。推动中科纳米、亿航智能等重大项目落地,持续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三是集群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新能源、珠宝时尚存量项目建设,推动黄陂比亚迪年产值达到60亿元,建成周大福珠宝全国展示交易中心,开工建设爱帝时尚创意新工厂。延伸轨道交通制造产业链,在武汉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累计注册企业108家的基础上,今年再引进轨道交通关联企业30家。沿江高铁湖北段建设指挥部落户基地,将带动参与沿江高铁建设的企业入驻,轨道交通制造产业链由地铁延伸到高铁,实现地铁高铁“园内研、园内造、园内修”。
四是坚定不移支持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链主企业攀升科技二期项目今年10月竣工,年产电脑350万台,综合收入突破50亿元,将其培育成全国高性能定制电脑头部企业。支持京天科技建设两条工业4.0自动化生产线和一条精品定制化纯手工生产线,年产电脑100万台,力争全年营收达到15亿元。
项目建设“热辣滚烫” 工业产品远销全球
黄陂区开局“拼闯创” 冲刺工业“开门红”
“青年群体在春节期间积攒的电脑消费欲望逐步在释放,我们每天都会接到多笔订单,2月订单量同比增长20%。”春节假期后,武汉京天鼎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天鼎承”)总经理杨帆说,企业已迅速从“节日模式”切换到“工作模式”。工厂里,电脑生产线热火朝天,预组装区域的传送带上,平均不到30秒就有一项工序组装完成。
“京天鼎承拥有二条工业4.0自动化生产线和一条精品定制化纯手工生产线。”杨帆介绍,公司以电竞游戏智能装备为核心产品,一台定制电脑从下单到组装、测试、打包完成,全程只需要1小时左右。据他透露,2023年,京天集团整体营收达12亿元,预计今年营收将增长20%。
订单多、生产忙,在黄陂区,以京天鼎承为代表的众多工业企业正“马力全开”,工厂里一片繁忙景象。近日,长江日报记者探访黄陂区多个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现场,见证了全球订单的纷至沓来,发现着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拔节生长,这座全国百强区、全国工业百强区正以“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创”的勇气加快转型闯关,冲刺工业经济“开门红”。
订单来自全球
企业忙生产“春节不打烊”
“仅仅在1月份,我们就已经接到10余个国际品牌服装的订单。”武汉爱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帝”)副总经理严淳说,凭借自主研发设计能力,爱帝已成为上百个国际服装品牌青睐的供应服务商。
7天内设计出100款春装——1月23日,爱帝接到一个俄罗斯客户的订单。仅仅过了3天,客户就收到了爱帝传来的设计图及AI试衣效果图,获得了意外的惊喜。
纺织服装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严淳说,爱帝选择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设计能力,提升服装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现在,品牌方只需给出风格关键词,或仅仅提到穿着季节,而服装的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全部由我们来完成。”据介绍,爱帝目前年均设计开发新产品数量达3000款,年均产品更新率达到40%,设计的服装已出口50余个国家。
企业增长与繁忙见证着区域工业经济的“开局即冲刺”。黄陂区科经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黄陂区正用好用活省工业经济首季“开门红”若干政策措施,紧盯重点时段、重点企业,精心组织生产,加强运行监测,力争一季度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以上;全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以上,实现首季“开门红”。
建设招商“双加速”
新项目“落子”打造武汉先进制造新基地
武汉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已吸引法国丹纳等百余家企业入驻,轨道交通制造产业链由地铁延伸至高铁。
日前,记者来到东湖高新·木兰智汇谷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只见一栋栋产业大楼正在“生长”,项目一期的5栋建筑已全部封顶。项目公司总经理聂丹说,今年以来项目建设团队积极备战,紧抓施工节点,“1月底就完成了首栋封顶,比原定施工计划提前约一个月”。
“项目将推动黄陂区传统工业制造业与智能新兴技术跨界有机融合。”聂丹介绍,该项目1.1期预计今年底竣工,将引进中小型高新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型企业40余家,实现年产值约5亿元。
做大做强以东湖高新·木兰智汇谷等为支撑的全省首个信创产业园,是黄陂区“科创大突破行动”的任务之一。2月17日至18日,黄陂区召开“新春第一会”,提出的今年“九大行动”中,位居首位的“科创大突破行动”包含多个项目任务:推动攀升科技二期项目今年10月竣工,加快京天鼎承电脑二期项目建设……
新企业、新项目“落子”,黄陂区正以科技创新激活工业经济全盘,打造武汉先进制造新基地,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
以攀升鼎承为龙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里实现“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以比亚迪全国最大商用车刀片电池公司为龙头,新能源制造基地一期去年实现工业产值30亿元,二期4条生产线已启动建设;周大福(武汉)珠宝文化产业园启动二期建设,将建立全球订货中心;黄陂区临空产业园将新建时尚创意生产基地,年产值预计可达30亿元;武汉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内,陕建机武汉智能制造项目1月试产成功,比原计划投产时间提前了近5个月的时间。
今年1月,国内首个聚焦工业母机主题的产业大会在黄陂举办,武汉华中数控等近300家工业母机企业“大咖”参加。黄陂区科经局相关负责人说:“2024年,黄陂区将抢占工业母机、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领域、新赛道,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新增数量比去年翻番,总量突破500家。”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型工业化发展,黄陂区正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九大行动”的“工业大翻身行动”提出,加快发展壮大轨道交通、新能源、珠宝时尚、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工业母机等现代制造产业。
黄陂区科经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黄陂区力争全年“小进规”净增30户,高新技术企业达500家,新开工100亿元工业项目1个,优化提升工业园区3.3平方公里,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
(长江日报记者李昕宇 通讯员武经宣 图南)
【编辑:张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