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一面一江湖!夏至节气全国吃面地图,湖北人独享两碗面

新闻中心 > 都市圈频道 > 武汉

2024-06-21 15:02 来源: 中国天气网
【字体:

  夏至将至,又到了全国人民一起吃面的日子了。 中国天气网细心的为我们梳理了各地的代表面食,并发布了全国吃面地图。 长长的面条既表示夏至这天最长,也有庆丰收、尝新麦之意。兰州牛肉面、山西刀削面、河南烩面……万万没想到,吃大米为主的湖北人“独享”两碗面。

  时节从芒种来到夏至,从南到北的麦收已至尾声。稍早收获的冬小麦此时已经过晾晒、水洗、研磨,变身新面,在夏至当天吃一碗新麦做的面条是辛苦了几个月的农民特有的福利。此后,这些面会陆续走进千家万户,在兰州街头变成热气腾腾的牛肉面,在郑州面馆成为筋道香浓的烩面,在京城的胡同里,拌上刚炸好的肉酱,一碗老北京炸酱面上桌了……

  中国人喜欢面条,尤其是在夏至这一天,北方人终于放过了饺子,南方人抛弃了汤圆,在吃面上达成了难得的共识。但要说吃什么面,天南海北面条口味可谓门派众多、高手林立。中国天气推出夏至节气全国吃面地图,今天你家吃哪碗面?

  大西北:全宇宙面条界的鼻祖

  2002年,青海民和县喇家村一碗四千年前的面条横空出世,这碗面一举拿下了意大利人、阿拉伯人,让中国西北人成为宇宙吃面条的鼻祖。悠悠四千载的时光,西北人打造出了自己的“面条帝国”。

  ● 兰州牛肉面

  西北吃面第一站来到兰州。兰州牛肉面有“中华第一面”的美誉,每年卖出去的兰州牛肉面能绕地球……能把地球绕成一个毛线球。兰州牛肉面讲究“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汤汁清爽、萝卜白净、辣油红艳、香菜翠绿、面条黄亮。一碗面再配一份“肉蛋双飞”,带给兰州人一整天的满足感。

  ● 陕西臊子面

  陕西是面条爱好者的天堂,油泼面、biangbiang面、蘸水面、羊肉面数不胜数,但臊子面在当地的地位无可替代,婚丧嫁娶、孩子满月、老人过寿,只要是重要场合一定有它。最有名的岐山臊子面,面条轻薄、口感筋道、汤热油香、酸辣适中,“咥”(dié)一口,美滴很。

  ● 新疆过油肉拌面

  “老板,过油肉拌面有没有?”“就要吃过油肉拌面。”“哪里有过油肉拌面嘛?”一部《我的阿勒泰》带火了新疆的壮美风景,也勾起了大家对过油肉拌面好奇,到底有多好吃,让大叔这么锲而不舍?拌面也叫“拉条子”,面条经过师傅捏、拽、拉,摔打两下,下锅。羊肉、皮牙子、西红柿、青椒,大火爆炒后盖在筋道爽滑的面条上,仔细搅拌,一碗美味的过油肉拌面就好了。

  山河四省:简朴低调的碳水天堂

  北方面条江湖是碳水大省之间的巅峰对决,陕西要说自己是碳水第一大省,山西小伙伴首先就要站出来反对,此时,河南人在一旁笑而不语,全国小麦产量第一名在此,谁敢造次。背靠着优质的小麦产区,山河四省也有着自己的吃面法则。

  ● 山西刀削面

  论吃面,山西人可是真刀真枪的上。山西大同的街道上,面馆随处可见,每个面馆都有一位削面师傅,左手举面,右手持刀,手碗轻抖,面片纷飞。煮熟的刀削面加入臊子、调料之后,香味扑鼻而来,吃上一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山西人制面是十八般兵器上场,除了平刀、擀面杖,还有双面刀、剪刀、擦床……千般技艺是执着于将面本身的口感,做最好的呈现。

  ● 河南烩面

  河南烩面,中原大地面食界的瑰宝。对于河南人来说,没有什么比一碗烩面更能勾动心弦,劲道的面条,香醇的面汤,总能俘获河南人的胃和心。烩面做法极其讲究,底汤一定要用羊骨加上中草药熬足时候,直到汤色奶白,而面条需要手工做胚,现吃现拉,配菜多用粉条、黄花菜、黑木耳、千张丝,最后撒上香菜,香味扑鼻,一口面一口糖蒜,真中!

  ● 石家庄安徽牛肉板面

  安徽牛肉板面作为河北石家庄的著名小吃已经深入人心。安徽板面的老家确实是在安徽,它源于安徽阜阳太和县的“太和羊肉板面”。90年代,大批阜阳人北上打工,把板面带到了火车拉来的城市石家庄,经过改良,羊肉被牛肉替代,让板面有了只属于石家庄的味道。一份牛肉板面,有筋道的面条,有开胃的辣椒,有厚实的牛肉,有浓香的面汤,加上亲民的价格,成为劳动人民最爱的美食。河北也是面食大省,河北的面食也像河北人民一样,有时存在感不强,但低调务实,醇厚悠长。

  为什么北京人不知道哪家店炸酱面最好吃?

  ● 北京炸酱面

  北京炸酱面声名在外,但你要来北京旅游,跟北京的朋友咨询应该去哪家店吃炸酱面,一准一问一个懵。炸酱面!哪家店?没在外面吃过呀。

  北京人最爱的炸酱面一定是自家做的那碗,炎炎夏日,吃什么都没有胃口的时候,炸酱面就成为首选了。澥酱、切肉、煸酱一气呵成,然后家里有什么就招呼什么,黄瓜丝、萝卜丝、豆芽、青豆皆可是菜码,凑上几盘,这就齐活了。看着简单吧,但炸酱面讲究起来那是真讲究,酱必须是六必居的干黄酱搭配天源酱园的甜面酱,肉是要肥肉稍多的五花肉,菜码要有“七碟八碗”,面条一定是抻面,最后一道工序面条要分 “过水”和“锅挑儿”(不过水)……不说了,回家炸酱吃面去了。

  热干面 检验武汉人的唯一标准

  吃面绝对不是北方人的专利,我们把视线从黄河流域向南移到长江两岸,这里的人们对面条也是爱的深沉。

  湖北,北邻吃面大省河南、陕西,南接吃粉大户湖南、江西,自古以来就是粉面相争之地。其它时段暂时不表,在早餐这一领域,面条已占据绝对优势。

  武汉工商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大一新生吃上武汉热干面。通讯员胡毅 摄(资料图)

  ● 武汉热干面

  在武汉,人们把“吃早饭”叫“过早”,就是要把吃早饭这件事,当成每天必须要过的节日来认真对待。每天清晨,武汉人走出家门,在路边小店要一碗热干面,或在店门口坐着小板凳吃,或者边走边吃,整座城市在热气腾腾的热干面的香味中苏醒了。

  许多外地人第一次吃热干面都要皱眉头,黏糊糊的芝麻酱,没有汤没有肉也没有菜,就干拌的面条有什么好吃呢?武汉人吃热干面是有讲究的,“三转九拌,吃面只要黄金六分钟”。面条到手,筷子就要马上转动、翻滚,从底往上快速搅拌,让酱料在热气腾腾中均匀的裹满每根面条。而吃一碗面,最多不能超过6分钟,这才能保证热干面最佳的口感。每个武汉人都是从小练就的吃面手法,手起面净,干脆利索。

  ● 襄阳牛肉面

  离开了武汉,湖北人早餐的第二碗面就要说襄阳牛肉面了。半筐子碱面加上半筐子豆芽,放在水里烫上几分,放进牛骨汤中浸润,完全入味之后放一勺子牛肉牛杂,滋味浓郁。襄阳牛肉面的精髓在于牛油,使用牛骨头熬制的汤底,再配上辣椒油,麻辣鲜香。吃一碗面,襄阳人热辣滚烫的一天开始了。

  火爆重庆小面VS精致担担面

  川渝美食,中华美食界的翘楚,两地都有着属于自己独当一面的面条,四川担担面和重庆小面。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各有风格,和而不同 。

  ● 四川担担面

  担担面属于干拌面类,面里几乎没有汤底,细薄的面条搭配丰富的卤汁,咸鲜微辣、香气扑鼻。担担面顾名思义,源于挑着担子沿街售卖的小吃,虽然出身市井,但在过去担担面也不是所有人都吃得起的,它的主顾多为富家太太小姐和流连于赌桌酒坊的少爷,因此精致是担担面的特点。花边白碗盛上一两面条,几根翠绿青菜,拌上臊子,三口两口,一碗面就下肚了。

  ● 重庆小面

  担担面是四川人的小吃,而小面却是重庆人的每日必不可少的主食。与担担面不同,重庆小面以汤面为主,红汤、白面、绿叶看着非常诱人食欲,吃起来更是香辣过瘾。在重庆,小面也叫板凳面,就是端个板凳遍地吃;还叫巷巷面,就是面香不怕巷子深;也是棒棒面,是山城棒棒军的最爱……饿了随时走进街边小店,一碗小面吃得满嘴生香,心满意足。

  南方人吃面到底可以有多少种浇头?

  ● 苏式汤面

  北方人吃面执着于面条本身,而在江浙沿海地区物产丰富,早把注意力转到汤头和浇料上了。苏式面是南方浇头面的代表之一,在苏州随便进一家面馆,各种浇头都多到让人叹为观止。焖肉、鳝糊、爆鱼、卤鸭、鸭肝、腰花、鱼片、虾仁、五香鱼排、焖蹄、罗汉净素、糖醋面筋……苏式面浇头完全就是一本苏帮菜菜谱。

  ● 厦门沙茶面

  吃面的脚步还可以继续往南探索。在福建厦门,沙茶面常常因为顶着满满的大虾、鱿鱼、海蛎等,让看见的人忍不住驻足。沙茶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马来西亚的“沙茶辣”,这是一种由芝麻、葱蒜、香草、花生油、虾以及辣椒等制成的调味品,华侨将沙茶辣引进回国并进一步改良制出沙茶酱。闽南地区的人们尝试将沙茶酱与海鲜、面条结合,逐渐发展出了沙茶面这一特色美食。沙茶面可以搭配鲍鱼、龙虾,也可以是鸭血、鱼丸,只要汤汁浓郁、食材新鲜,一碗平价面也能吃的活色生香。

  冷面 来自大东北的寒意

  我们盘点的众多面条里,最解暑的一款居然来自东北。在其他地区,解暑会吃凉面、过水拌面,但敢往面条里放冰碴的就只有东北冷面了。

  有冰碴只是东北冷面离经叛道的品格里最不足道一点,我们再来看它的汤汁,冰镇后的牛肉汤、搭配清脆的黄瓜丝、微甜的辣白菜、放上几片苹果梨,据说为了让冷面更加透心凉还会加入雪碧,每一步都像是挑战中国人味蕾的黑暗料理。但你要勇敢的尝上一口,就会发现这酸、甜、咸、辣等滋味瞬间碰撞又瞬间相融,让人欲罢不能。

  东北冷面分为三大流派,冷面界的“鼻祖”吉林延吉冷面、偏咸口的辽宁西塔冷面和化繁为简的黑龙江鸡西冷面。无论是那种流派,冷面都以丰富十足的口味,在面条界为东北人挣来了一席之地。

  有人说面条是中国人餐桌上永远的老二。当我们讨论今天吃什么的时候,首选往往不是面条,但遇到众口难调,难以抉择,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吃面吧成为一种基因上的本能选择。炎炎夏日一碗凉面,让暑气大消;寒冷冬日一碗汤面,温暖人心;生日当天一碗长寿面,祝福满满……寒来暑往,岁月增长,面条就这样兢兢业业的守候着中国人的胃。

  没有人能数清中国到底有多少种面条,面条形态、汤汁搭配、卤料种类,每一种都是千变万化,如果再两两交换搭配,生生让我们吃出了一组数学排列组合。今天我们跟大家分享了几款面条的代表,难免挂一漏万,还请各位面友海涵。

  (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姚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