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记者 唐婕
“武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广泛,农产品检验合格率99%以上,处全国前列。”10月24日,在“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主题报告会农业农村专场上,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周国林拎着一篮子我市自主育成的蔬菜品种到现场,讲述了武汉现代都市农业的蓬勃发展态势。来自各行各业的“城市观察团”成员也现场与专家互动,热切讨论科技赋能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报告会现场,周国林带来了一篮我市自主育成的蔬菜。记者彭年 摄
可全年种植且口感甜的“汉白玉”小白菜、打破国外同类茄子品种垄断的绿萼片“鄂茄六号”、辐射全国85%以上莲藕种植区的“鄂莲”系列莲藕、上市期可延长到半年以上的武汉菜薹……报告会现场,周国林一一为大家展示,“武汉产蔬菜,如高品质番茄、口感黄瓜、洪山菜薹、武汉莲藕等优良品种,种植规模不断扩大,逐步实现了品种的升级换代。”
周国林在报告会现场介绍武汉育成的菜薹。记者彭年 摄
武汉的肉、鱼、蛋、奶、菜等“菜篮子”产品供应,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居于前列。周国林谈到,我市农产品品种正由高产向优质发展。全市10多家高校科研单位及众多的育种企业,在水稻、油菜、莲藕和红菜薹等特色蔬菜、淡水鱼、畜禽等育种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在技术支撑方面,我市农业生产技术正不断向安全、轻简、高效方向发展。同时,“互联网+”智慧农业也逐渐崭露头角,极大地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品种的高质高产,也丰富了市民的舌尖。如何守护“舌尖安全”,是广大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城市观察员李闯就“蔬菜究竟是‘有虫眼’的好,还是‘没虫眼’的好”这一问题,现场向专家提问。
周国林解释道,目前从源头上来说,对化学农药的销售和使用管理非常严格,且农业综合防治方法得到广泛应用,食品安全性得到进一步保障,买“有虫眼、不好看”的蔬菜基本没有必要。
城市观察员李闯在现场提问。记者彭年 摄
城市观察团成员、新洲区新联会理事张森也就应季蔬菜相关问题向周国林提出了疑问。周国林表示,随着我国交通水平的提升,形成全国蔬菜大流通格局,蔬菜生产已经实现了“适地生产、全国流通”。现在武汉市蔬菜的“春淡”“秋淡”问题基本解决,从产地来说,蔬菜都是应季的。他建议,“市民应更加关注蔬菜的新鲜度和口感,应季与否已不再是重点。”
城市观察团成员、新洲区新联会理事张森在现场提问。记者彭年 摄
“通过城市观察员们的提问,充分体现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需求。”周国林谈到,随着国家和地方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和监管力度的加强,也得益于科技进步和生产者安全意识增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正传递出科技赋能农业、守护百姓“舌尖安全”的积极信号。
(值班总编辑 陈志远 值班主任 徐嘉潞 值班编辑 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