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记者熊美琪 通讯员陈丹 覃墨添) 11月9日,以“校企合作 产城融合 以新质生产力共塑新时代发展之‘重’”为主题的华中科技大学第十六届企业家(武汉)论坛在汉举办。此次论坛由武汉市人民政府、华中科技大学指导,华中科技大学校友总会、企业家协会、创业投融资协会主办。
华中科技大学第十六届企业家论坛现场。市投资促进局 供图
活动现场,华中科技大学和海尔集团公司进行了校企战略合作签约;同步进行了一批华中科技大学校友企业投资及科研成果转化项目签约,共签约各类项目27个,签约金额150.7亿元。项目聚焦新质生产力,主要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大健康、高端装备等产业领域。
据悉,签约项目包括建科智能建造研创中心项目、多点数智国际业务总部项目、六芯光电光子集成芯片总部项目、国创科喷墨打印制造装备二期项目、君安储能总部及锌溴液流电池项目、利亚德集团华中总部研发中心项目、时代星光科技低空产业华中总部基地项目等。项目科技含量高、产业集聚强、质量效益好、发展后劲足,将为武汉打造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提供强有力的硬核支撑。
产业项目签约仪式。市投资促进局 供图
论坛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中电海康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宗年,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嘉道资本创始人龚虹嘉等优秀校友代表发表精彩演讲,分享前沿观点和创新理念。
黄立在演讲中介绍,高德红外在芯片方面有自己的芯片线,有1400多名高水平的芯片工程师,且在5年以前就开辟了脑机接口方面的研究,经过多年努力成功研发出了65000通道、双向的脑机接口芯片,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目前为止,国外的脑机接口芯片也还只能做到3000多个通道,而且是单向的。”黄立表示。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熊梦宣读《2024发展新质生产力武汉宣言》。市投资促进局 供图
活动现场,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熊梦宣读《2024发展新质生产力武汉宣言》,呼吁华科大及校友企业家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为在校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和创业指导,加强产城融合,做优做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助推武汉成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地。
“我们君安储能在创立过程中也得到了华科大校友在团队建设、资金筹集、市场拓展方面非常大的支持。”湖北君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论坛及签约合作进一步加深了校友与母校、城市之间的联系,也希望能有更多优秀校友加入锌溴液流电池产业链的建设。
湖北时代星光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旭说,时代星光科技投资武汉是因为看中了武汉的交通区位和科教人才优势,这对企业物流运输和生产研发方面带来了不少助力。
论坛上,武汉市人才工作局、东湖高新区、洪山区分别进行人才政策和投资环境推介。市人才工作局重点介绍了武汉人才政策。物美科技集团、国机集团、海尔智家、利亚德、达梦数据等世界500强及行业头部企业,神州通、华业天成等金融投资机构及院士、校友企业家、学生代表等2000余人参加此次盛会。
(值班总编辑 陈志远值班主任 陈琦值班编辑 吕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