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通讯员罗婷) 近日,江岸区大智街道铭新社区刚刚建成的大智嘉园共享健身房内热闹非凡。健身房内,居民李伯伯一边在拉伸器材上锻炼,一边和举哑铃的儿子交流着健身心得;高师傅和田师傅在象棋桌上激烈“厮杀”“将军”声不绝于耳;黄师傅则在动感单车上挥汗如雨,享受“骑行”的乐趣。
社区居民在共享健身房内锻炼。通讯员供图
“这里过去是间堆杂物的屋子,破破烂烂,现在摇身一变成了共享健身房,我们下楼就能痛快运动,而且刮风下雨也不怕,有空过来玩啊!”社区居民对共享健身房赞不绝口,奔走相告。
据社区居民反映,大智嘉园A栋旁架空层的两间房原本是开发商建房时预留的居民活动空间,由于一直未被利用,便被少数居民用来堆放自家杂物,久而久之就变成了杂物间,引发了不少邻里矛盾。后来在一次“邻里咵天角”居民议事会上,有居民现场反映了这个问题。
群众的诉求就是社区的工作方向,接到反馈后,铭新社区党委立即行动,广泛征集居民意见,多次召开居民议事会议,最终确定将这片约100平方米的闲置区域改造为“共享健身房”。
“堆放的杂物怎么清理?”“房间如何设计?”“房屋装修谁来负责?”……开始改造后,问题接踵而来。大家群策群力,在“邻里咵天角”居民议事会上献计献策,共建单位、辖区商户、下沉党员代表主动请缨,合力解决问题、协作攻坚克难。于是小区志愿者劝说占用居民自行搬离杂物,物业企业认领粉刷墙面、清洁地面、安装照明设备等基础装修,下沉党员协助居民代表制定详细的建设方案,有的做设计、有的装器材、有的布电路……原本棘手的问题都被一一解决。
居民在“邻里咵天角”居民议事会上献计献策。通讯员供图
随着健身房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居民对健身房的共建热情也日益高涨。在居民高师傅等人的倡议下,大家纷纷向共享健身房捐款捐物:居民张阿姨捐出了第一笔“共享基金”50元,王爷爷捐出自己的轻量哑铃,李女士送来全新瑜伽垫,热爱运动的刘先生则搬来了踏步机,辖区的商户们也纷纷加入捐赠行列,健身房内的器材越来越丰富。
在健身房建设过程中,武汉市税务局稽查局作为社区对口下沉单位,一直积极和社区进行对接,帮助社区解决治理难题。他们主动认领群众“微心愿”并积极落实,为群众办“民生实事”。大智街道党工委也高度重视,多次到建设现场指导和协调推进。
“以前居民都各忙各的,现在运动时还能聊聊家常,我们又多了一个锻炼身体的好去处。”有了共享健身房,社区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因共同爱好联结,并织就成一张张温暖的邻里网。居民还自发制定《使用公约》,明确开放时间、器材维护等细则,由居民彭娟首创的“轮班执勤”制度也让健身房保持干净整洁、使用有序。
居民向社区公益基金账户捐款。通讯员供图
从闲置角落到健身乐园,铭新社区共享健身房的蝶变是基层治理创新的生动注脚,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也成为基层治理最有力且可持续的力量。铭新社区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联合社区居民、共建单位、辖区企业等,深化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整合资源、优化力量,一齐为社区居民生活更加和谐美好贡献力量。
(值班总编辑 王雪 值班主任 陈琦 值班编辑 代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