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千年楚乐遇到数字技术,国际博物馆日“嘻哈夜”来了!

新闻中心 > 都市圈频道 > 武汉

2025-05-18 12:06 来源: 九派新闻,九派新闻
【字体:

  嘘—— 保安走了,

  楚韵高燃模式,激活!

  听,湖北文物天团集体 “开麦”,

  attle谁才是 “顶流王”。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就在1个月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曾侯乙编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套沉睡2400年的青铜礼乐重器,再次奏响华夏正声。

  曾侯乙编钟被称为“中国古代乐器之王”。在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展厅内,这套三层八组65件青铜编钟的原件悬挂在铜木钟架上,编钟上的铭文还清晰可见。

  在刚刚结束的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参会的中外嘉宾,在观摩点敲响基于曾侯乙编钟制作的“数智编钟”,让千年楚乐焕发数字生机。

  武汉音乐学院供图

  同样出现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观摩点的AI文物精灵“楚音”,是以湖北省博物馆另外一个镇馆之宝——虎座鸟架鼓为原型。

  虎座鸟架鼓由两只昂首卷尾的卧虎为底座,虎背上各立有一只凤鸟。背向而立的凤鸟中间,一面大鼓,悬挂在凤冠之上,彰显了楚文化的浪漫与神奇。

  如今,虎座鸟架鼓被AI技术生成形象并三维化,融合多模态感知、情感计算与DeepSeek大模型技术等,现在的它“能说会道”,国宝“活起来”了!

  华中科技大学供图

  不久前,湖北省博物馆“上新”, 以VR大空间技术重现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背后故事,观众通过沉浸式互动,了解镇馆之宝的前世今生。

  在武汉博物馆,“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焕新为雅致夜灯,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等经典纹样流转。

  此外,武汉多家博物馆推出数字展览,戴上VR眼镜观众就能穿越到千年前,体验沉浸式文化之旅,让历史“可触”可感。

  当国宝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千年文明开启跨时空新维度!

  视频由AI辅助生成

  AI视频:吴静雯 宋单蕊 周蔚然

  制作:宣玲玲

  剪辑:周蔚然

  鸣谢:湖北省博物馆 武汉博物馆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来源:九派新闻)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