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40余载坚守,只为守护非遗舞蹈——“倒店连响”!

新闻中心 > 城市圈频道 > 孝感

2022-05-05 17:50 来源: 孝感日报
【字体:




  “倒店连响”
  云梦县的一张文化名片
  说起倒店乡的民俗舞蹈——打连响
  在云梦,无人不知
  但很多人并不知晓
  这张名片如今能如此响亮
  离不开一位古稀老人多年来的精心守护
  这位老人就是云梦县倒店乡
  原文化站站长方定敏
  40余载,他甘于清贫,沉醉于乡土文化,坚守传承初心不改,让民俗文化根植民心、凝聚人心。4月27日,记者走近方定敏,聆听他的故事。
  年少结缘 守护一生
  “当当当、当当当……”记者来到云梦县倒店乡文化站,耳边传来一阵阵清脆的响铃声。只见3名学员在方定敏的指导下,全神贯注地学习着民俗舞蹈“打连响”。
  身着喜庆服装的学员手持彩竹棍,撞击身体和四肢,并随着音乐韵律晃动,循环往复的敲打。由于竹棍上串着铜钱,舞动起来,响声不绝。


  谈起与连响结下的不解之缘,方定敏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
  “18岁那年,我走上舞台的第一个节目,就是《打起连响庆丰收》,因为这个舞蹈的动作和节奏喜庆欢快,深受乡亲们欢迎和喜爱。”回首往事,欢乐热闹的场景,仍让方定敏历历在目。
  1952年,方定敏出生在云梦县倒店乡。自小热爱文学和艺术的他,看到书中的诗句,总是反复的读写、揣摩,逢年过节村湾唱大戏,他准去不误,一场不落,还经常主动给一些戏班子和文艺宣传队帮忙,借机向他们请教舞台表演、剧本创作、器乐演奏等方面的知识。
  1967年底,方定敏进入勤俭大队文艺宣传队,这让酷爱文艺、颇有艺术天赋的他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在这里,创作、编排、伴奏全部由他一人完成。
  一次偶然,他听说村湾里有会打连响的人,于是主动上门请教,拜师学艺。边教边学边练,方定敏很快就掌握了打连响的基本功,也深深爱上了这项传统舞蹈。


  “我可以说是我国乡村文化发展的见证者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乡里没有文化站,方定敏奔走在街头巷尾和田间地头,逐一厘清文化队伍,对全乡的文化整体情况和文艺爱好者进行摸底和建档,随后建成简易文化站,再建流动文化站、乡情文化站;成立文学、音乐、美术3支创作队,再成立8支农民乐队;组建民间艺人协会、农民书画协会;一百多人的“打连响”表演队,表演起来盛况空前。
  “打连响在倒店已经流传了100多年,这么好的优秀传统民俗,作为一名基层文艺人,我有义务和责任弘扬光大,让它成为倒店的特色文化。”方定敏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倒店连响 “响”彻四方
  “打连响,喜庆欢快。从60年代开始,地方每逢过佳节、庆丰收、迎新娘、送兵役,我们都会表演这个节目,不仅能强身健体,还喜庆吉利。”方定敏笑着说。


  1979年
  倒店公社成立文化站
  在乡镇文化圈崭露头角的方定敏
  被录用为文化干部
  后担任站长
  为提高自己的文艺理论水平
  他潜心研究学习
  拜省市县一些知名艺术家为师
  不断积累、积淀


  在他的带动影响下
  “打连响”的队伍不断壮大
  “倒店连响”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记得1992年全国农运会,云梦是第二分赛场,我们‘倒店连响’组织了40多人,连乐队总共60人的方队在云梦锣鼓喧天,游行庆祝。我组织创作的连响舞《打起连响迎嘉宾》,在开幕式迎宾晚会上展演,别开生面的‘打连响’颇受观众欢迎。”方定敏感慨,这就是传统民俗的独特魅力。
  此后,“倒店连响”名声大噪。方定敏组织创作的《庆丰收》《乡情》《打起连响乐开怀》等佳作,分别参加云梦县民间文艺优秀节目大赛多次获奖,2015年,《乡情》获孝感市民间文艺大赛一等奖、120人的连响舞《中国美》,参加孝感市全运会开幕式展演,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近。曾在2000年,云梦艺术节,由他创作编排的连响舞《打起连响迎佳宾》还接受了中央电视台专访。


  “最难忘的一次比赛,是参加孝感市民间文艺大赛,很多参赛队伍都是专业水平,刚开始队员们都没有信心能拿奖,但最终我们获得了一等奖,大家都高兴的跳了起来,欢呼着拥抱在一起。”时至今日,回想起高光时刻,方定敏仍很激动。
  几十年间,方定敏先后培养出“打连响”演员1000多人,乡里呈现“人手一根连响棍、户户打连响、村村锣鼓响”的盛景。他带领100多名乡土文艺骨干,常年活跃在乡村,将一场场精彩的演出带给广大村民。他让更多的人成为非遗的践行者、传承者和受益者。
  2015年,《打连响》成功入选孝感市非遗名录;2021,方定敏入选“湖北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同时,以方定敏为依托的非遗项目“打连响”入选资助项目。他个人被表彰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全省优秀文化站长”“孝感楷模”等。
  有生之年 两个夙愿
  择一事终一生
  用行动书写自己
  对传统民俗的守护与传承


  2010年,方定敏从文化站退休,但他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职,情系地方文化艺术事业,释放余热为推动家乡文化建设作贡献。
  “我的生活充满阳光,吹、拉、弹、唱、跳、写作、摄影,样样都会,且乐在其中。”方定敏风趣地说道。
  方定敏说
  时代在发展,环境在变化
  一些传统文化正渐渐淡出大众视野
  打连响也不例外
  为了使这一优秀传统艺术得以延续
  就必须加以保护和传承
  如何将这一传统“非遗”项目
  保护好、传承好
  也成为摆在他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作为非遗传承人,方定敏清楚地认识到非遗保护不是单纯为了留住历史,而是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融入生活,服务生活。
  为了更好的传承这项传统民俗,退休后,他笔耕不辍创作不息,紧跟时代不断创新。将原来单一的“打连响”,变为“打连响”和打腰鼓合二为一,增加边舞边唱边朗诵的说唱表演。创新后的“打连响”融入现代元素,表演形式更加生动活泼,老少齐舞乐融融。


  几十年间,方定敏创作了100多篇形式多样、富有浓郁乡土气息和教育意义的文艺作品,自编、自导曲艺说唱作品260多件。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方定敏说,作为一名非遗的守护者和传承人,习总书记的讲话让人振聋发聩,深感使命与担当在肩。


  “
  “有生之年,我还有两个心愿:一是创作出版我的“泥土三部曲”,《芳香的泥土》《欢乐的泥土》《幸福的泥土》3部文艺专著,目前,前两部已出版,第三部预计今年底可面世;二是对于“倒店连响”,我还有更多期盼,希望它能继续发扬光大,唱响新乐章,成为省级、国家级非遗项目。”语罢,方定敏抬头望向远方,眼神中充满希翼。




  来源:孝感日报 全媒体记者闵丽萍
  制作:周洋
  出品:孝感日报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