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青铜文明中心区”——咸宁发现两处商周时期重要遗址
1月19日:晴转多云 气温2~16℃
新闻报料电话:0715—8128787
新鲜事、稀奇事、开心事、麻烦事,欢迎拨打热线电话,我们愿意和您分享,帮您跑腿...
经过6天的田野考古,全面整合第二 次、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咸宁市博物馆、崇阳县博物馆、通城县博物馆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又有新发现。
1月18日,记者从市博物馆获悉,1月10日~16日,联合考古队围绕崇阳县天城镇王家咀出土的西周大甬钟,开展崇阳天城片区的考古调查工作, 最终确认了王家咀与螺丝顶两处商周时期的重要遗址,其研究价值巨大。
为了深入挖掘咸宁地区独具特色的商周时期青铜文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讲话精神,积极服务“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战略与社会需要,2021年以来,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武汉大学、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等单位, 开展了针对咸宁出土铜鼓、铜钟等青铜重器的田野考古调查与专题研究工作,划定了三个重点调查片区 。旨在厘清青铜重器与所属聚落、人群的关系,明确该区域考古学文化面貌与聚落形态。
今年1月10日~16日,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咸宁市博物馆、崇阳县博物馆、通城县博物馆等单位组成了联合考古队 ,由武汉大学副教授王洋带队,围绕崇阳县天城镇王家咀出土的西周大甬钟,开展了崇阳天城片区的考古调查工作。
调查期间,考古队员们清晨出发,穿梭在浓雾中的山间地头,足迹遍布隽水、青山河两岸的大小岗地, 调查区域总面积约25平方千米 。同时全面整合第二次、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 最终确认了王家咀与螺丝顶两处商周时期的重要遗址 。
王家咀遗址曾于1996年出土高达75厘米的西周大甬钟, 初步估算遗址面积约20万平方米 。螺丝顶遗址出土饰有青铜器纹饰的陶片、筒状残铜片、砺石,表明存在发现铸铜遗存的可能, 估算遗址面积约13万平方米。 两处遗址隔隽水相邻分布,相距约3千米,以陶器为代表的考古学文化面貌近同,其间无疑应存在密切联系。不幸的是,由于工程建设等原因,两处遗址均已遭严重破坏,亟待进行抢救性发掘。
据了解,咸宁地区以往出土商周时期青铜重器数量较多,部分器物规格极高,密集分布在咸宁市南部的通山、崇阳、通城三县。1962年至今, 这一区域已发现至少11批共13件 晚商至春秋时期青铜器,器类以礼乐器钟、鼓为主。其中就包括我国现知年代最早的商代铜鼓,西周时期体量最为重大的铜甬钟。
包括本次调查的王家咀铜甬钟在内,咸宁“南三县”以往发现的9批西周铜甬钟均为“越氏钟”,其形制与纹饰特征不同于中原地区同类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流行的文化因素。与铜钟相关的陶器文化面貌亦与西周文化差异巨大,表现在陶质陶色、纹饰与器类构成等方面。 这些都表明,咸宁地区分布着一支异于中原地区西周文明的重要青铜文明。 如果从更大的时空范围看,根据我国目前发现的越氏钟分布情况与器物规格可知, 咸宁南三县及周邻地区应是长江流域两周时期青铜文明的一个中心区,其研究价值巨大。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雷兴山先生认为,咸宁地区考古意义重大, 本次考古调查是咸宁商周考古的一个突破
据悉, 崇阳白霓、通山楠林桥两个片区的考古调查工作也将于不日开展 ,届时联合考古队将描绘出更为清晰的咸宁南三县重点区域商周聚落分布形态,为以往出土青铜重器寻找到较为明确的聚落与人群载体,梳理出该地区商周时期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助力长江文明探索。
全媒体记者:杜培清 通讯员:王昱霖 潘晓 郭璐琳
编辑:王馨茁
监制:向东宁
出品:新媒体中心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