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抢抓武黄同城机遇 融入区域发展布局——访湖北省人大代表、黄冈市市长李军杰

新闻中心 > 城市圈频道 > 仙桃

2022-01-23 20:00 来源: 仙桃日报
【字体:


  大别山水,人文黄冈。作为武汉城市圈中面积最大、特色明显、人口仅次于武汉的城市,黄冈在武汉城市圈中的总体定位是什么?有何创新融圈举措?1月22日,武汉城市圈主流媒体联盟记者联合对湖北省人大代表、黄冈市市长李军杰进行了专访。


  湖北省人大代表、黄冈市市长李军杰。 黄冈日报 供图
  记者: 同城化发展,每个地方的路径都不一样,但核心是发挥自身比较优势。黄冈的比较优势是什么?如何发挥黄冈的比较优势,加快同城化发展?
  李军杰: 黄冈是武汉城市圈重要成员,是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核心区,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 在城市圈中,黄冈面积最大、距离武汉最近、人口仅次于武汉。 黄冈市区至武汉中心城区直线距离只有50公里。紧邻两座机场,贯通八条铁路、九座长江大桥、十条高速公路,形成公铁水空多式联运的交通格局。在长江经济带发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光谷科创大走廊等诸多战略机遇叠加的大背景下,黄冈的交通区位优势、人口规模优势、国土空间优势、矿产资源优势、自然生态优势、历史文化优势、市场容量优势、多式联运优势等相互协同、融合互动,可以容纳更多、更大的产业集群,可以培育更大、更强的龙头企业,可以催生更多、更好的商业模式。黄冈市正在成为一片极具创新创业活力、极具发展潜力的热土。
  下步,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在更大范围内 集聚要素、配置资源、开拓市场 ,全力以赴把我市的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市场枢纽优势, 把资源要素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 。系统推进与武汉特别是东湖高新区“五同”对接,更好承接产业和人口。深度参与花湖机场和阳逻港功能分工,在更大的供应链体系中找准新定位。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深化专业招商,落实重点产业“双链长制”。瞄准在产业链上下游有较大带动作用的头部企业,开展精准招商。积极向武汉借智借脑,深化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协同,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在黄冈落地转化。推动大别山内陆开放,重点培育产品销售渠道和文旅融合载体。支持小池与九江、散花与黄石、红安高新区与长江新城深度合作、相互赋能。积极谋划黄冈市综合保税区等重大项目,实现唐家渡一类水运口岸开关运行,建成市进出口服务中心,争取将黄冈临空经济区纳入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综保区和自贸区“双轮驱动”的叠加效应。在更深层次推动政务服务、教育医疗资源、高端生产要素、生态环保等互通互认、共建共享。


  中国·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黄冈日报 供图
  记者: 作为武汉城市圈的重要成员,省委、省政府赋予黄冈“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历史使命。黄冈如何积极融入全省区域发展布局,扛起发展之责,完成光荣使命?
  李军杰: 黄冈作为革命老区、鄂东门户、版图大市、人口大市,是湖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是老区人民的热切期盼。黄冈将以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引领,深入实施“主城崛起、两带协同、多点支撑”市域发展布局,干在实处、加快振兴、谱写新篇,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作出黄冈贡献。
  围绕实现“现代化”,一是推进经济体系现代化。 力争五年内全市经济总量超过3500亿元,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麻城市、武穴市冲刺县域经济“全国百强”,黄冈高新区冲刺国家级高新区“百强”。 二是推进空间格局现代化。 与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取得标志性成果,分工合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市域空间格局全面建立,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 三是推进对外开放现代化。 全面融入重大区域战略布局和“双循环”体系,更大范围集聚高端要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政务服务、营商环境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四是推进生态文明现代化。 绿色产业发展、资源能源利用、清洁能源发展方面走在全省前列,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五是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 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的高效执行体系基本形成,政府作用更好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 六是推进公共服务现代化。 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和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共同富裕基础更加坚实。
  围绕打造“区域性中心”,坚持全市“一盘棋”,立足全面融入大武汉、引领振兴大别山、主动联通“中三角”、积极服务“双循环”,加快建成区域性制造业中心、交通物流中心、商贸消费中心、科创中心、文化旅游中心、教育中心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记者: 从城市圈各城市区位优势看,黄冈主城区与武汉主城区物理空间距离最近,从光谷到黄冈仅15分钟车程。黄冈如何抢抓武黄同城化机遇,加快推进主城崛起?
  李军杰: 我市将武黄同城化作为主城崛起的最大机遇,面向武汉城市圈,科学编制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完善城市功能,推动产城人融合,提高市区首位度。
  一是按照百万人口现代化新城宏伟蓝图 ,一体规划黄团浠地区城市战略定位、空间布局、功能分区,编制城市更新五年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黄团浠都市区国土空间等专项规划,适时推动行政区划调整,以城聚产、以产兴城,推动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做大做强中心城区, 全面提升城市能级。
  二是系统推进城西片区与东湖高新区对接、团风与长江新城对接、白潭湖-巴河片区与花湖机场对接。 以对接东湖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承接花湖机场多式联运相关产业功能为主攻方向,实质性优化主城区产业结构。启动包括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黄冈产业园和环蔡家潭、余家潭在内的科技产业新城片区整体开发。加快燕矶长江大桥建设,启动白潭湖-巴河片区空港物流基地建设。推进团风与长江新城产业协同、与市区同城对接,推动G347举水河大桥、城市中轴线振兴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鄂黄长江大桥9座以下客车免费通行,谋划武黄市域铁路、鄂黄第三过江通道。完善白潭湖片区社会服务功能,承接更多居民落户。
  三是着眼承接新兴产业人口和外来消费人群,高起点高品质改造和建设城市,高水平高效率管理和服务城市。 推进赤壁公园改造,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特质,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启动沿江片区改造,推进最美长江岸线、城市绿道建设,打造现代滨江园林城市;建设光谷科创大走廊重要功能区,打造创业之城;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打造宜居城市。


  更多新闻
  来了!关于春节返乡问题的最新解答
  今日开抢,注意事项看这里!
  来源/长江网
  编辑/周彬 责编/邓一凡 终审 /易赶帮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