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麦秆能做什么?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仙桃麦秆剪贴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邓友谱手中,这些毫不起眼的“柴火棍儿”,却能化平凡为神奇,变成精美的手工艺品。
新年将至,三伏潭镇邓氏麦秆画工作室里,邓友谱和邓小军父子比往日更忙了些。
“咔嚓!”锋利的剪刀从上至下将麦秆剖开,用自制刮刀反复刮平,细若发丝的“金线”逐渐成了形。粘贴、碾平、切断、熨烫……邓友谱手上的动作谨慎又利落。
将晒干的麦秆剖开后,整齐粘贴在纸板上,依据图案裁剪成各式形状,再用烙铁“烤”出深浅不一的颜色,形成明暗对比,这个集贝雕、木刻、版画、剪纸等艺术为一体的手艺,叫“麦秆画”。
这是一个与麦秆结缘的家族。1962年初中毕业后,邓友谱师从父亲邓道清学习麦秆剪贴。“改革开放前,麦秆剪贴基本属于家族式传承,我的先辈从事麦秆画艺术已有几百年。麦秆画的创作过程漫长而艰辛,对创作者的耐心、毅力和审美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他说。
点“麦”成金,执秆生画。在邓氏麦秆画工作室,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邓氏家族对家风精神与技艺传承的坚守。从麦子收割到成画,历经30余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不容出错,少则需要十天,多则半个月,恢弘巨制所需时间更多。
“慢工出细活,严谨两个字始终镌刻在麦秆剪贴这门技艺的基因里,在邓氏家族中代代相传。”邓友谱说。在他看来,麦秆剪贴不仅是一门技艺,每一道工序,每一次尝试,都是对家风的坚守,对家业的承诺。
家风如雨,润物无声。严谨、坚守、传承是“老邓家”为后代铺就的人生底色,父子俩用行动传承着古老技艺,更传承着这一缕“家风”。
从小跟随父亲学习麦秆剪贴技艺,让邓小军铭记于心的,是父亲对技艺的敬畏之心,对家族的责任。从小接触麦秆画,在父亲的影响下走上从艺这条路,尽管从事传统技艺的人越来越少,邓小军始终坚定。他说,家传的手艺总得有人传承。
在邓小军看来,传承匠心,是精髓,也是难题。为了烧旺“传承”这把火,邓氏父子先后前往湖北、重庆、黑龙江等地举办麦秆画培训班,将愿意学习麦秆剪贴的人聚到一起,让麦秆画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1年,邓氏麦秆画成功入选“湖北礼品”,成为外出招商的“伴手礼”,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2022年,邓氏麦秆画传承中心与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共建社会实践基地,邓友谱、邓小军被华中师范大学聘为“社会实践基地教师”,定期、不定期进校园为学生们讲授麦秆画制作技艺。
从小众到大众,从匠心守艺到活态传承,邓氏父子接力传承,在保留传统技艺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非遗麦秆画与旅游、演艺等多业态的融合,催生“非遗+”创新模式,非遗技艺焕发新的生命力。( 记者 张曼)
编辑:张 岂
责编:胡平安
审核:肖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