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地毯”上,2台捡拾脱粒机驰骋作业,顺着车轮的走向,一排排沉甸甸的油菜秆被捡拾、脱粒、收入囊中。
这是干河街道办事处三桥村种植大户赵润全家的油菜收割现场,今年是他种植油菜的第4个年头,3500亩油菜大获丰收,产量4年来最好,高产田块超过360斤,平均亩产在320斤左右。
与传统的机械化收割方式不同,这位“99后”新农人首次尝试分段收割。
什么是分段收割?就是在油菜八成熟时将油菜割倒,在田里晾晒3-5天后再统一进行捡拾作业。
“这种技术是利用了油菜后熟原理,油菜的角果皮是成熟期主要的光合作用器官,即便秸秆砍断仍会吸收营养,因此分段收割的油菜籽成熟度更加一致、籽粒更加饱满均匀,出油率也会更高。”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许旭说,今年他们选取3万亩高产油菜田,试点推广机械化分段收割及减损技术,以科技赋能农业生产,确保颗粒归仓。
相比一次性收割,分段收割看似费时费钱,实际上增产又增收。赵润全笑着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分段式收割每亩可多收油菜籽30多斤,扣除农机和人工成本,亩均增收50—60元。“再加上每亩40元的政府补贴,真正实现了增产又增收。”
“早上9点下田,晚上8点收工”。种植大户李圣明紧急调配5台油菜割晒机,抢抓晴好天气收割油菜,为下茬水稻种植留出关键时间。
今年,他在三伏潭镇西乐寺、熊湾等村承包近5000亩农田开展油稻轮作,其中一半以上油菜实行分段式收割,并尝到新技术的甜头。
“传统一次性收获的损失率在25%左右,而分段收获的损失率可控制在10%以下,亩平增收近百元不是问题。”李圣明说。
全链条的农事服务加上分段式油菜收割技术的推广,使得我市油菜产量稳中有进。眼下,86.2万亩油菜收割即将接近尾声,预计本周全面完成收割任务,实产实收有望再创新高。( 记者 邓一凡)
编辑:张 岂
责编:胡平安
审核:肖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