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的潜水队”——海军工程大学潜水分队掠影

“寻找心中的一抹绿”摄影大赛

从武汉出发,用相机记录旅途中的各种“绿色”。

争创文明城市

今年是武汉市新一轮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起步之年。

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房产

“地王”大多“晚景凄凉”“地王”风险政府须监督

发表时间:2009-08-03 10:51

来源:长江网  进入论坛
分享到: 6.02K

(长报讯) 高价,杭州以20650元/平方米的单价,创造了沪杭“一日两地王”格局。此前,在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15号地拍出40.6亿元时,北京出现“五天三地王”局面。

     “地王”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2007年那一轮土地市场热中,就产生过一批“地王”。这些老“地王”后事如何?对新一代“地王”的命运有什么启示?

     有老“地王”赔七千万退地

     “地王”加冕,风光无限,开发商如意算盘“劈里啪啦”响,但市场多变,“地王”得主未必如愿以偿。回顾老“地王”,赔钱退地者有之,追涨被套者有之。根据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权威数据,2007版的“地王”大多“晚景凄凉”。

     2007年6月,志成企业以11.04亿元摘牌上海普陀长风生态商务区4号东南地块,成交价是3.14亿元底价的2.5倍,折合楼面价约1.64万元/平方米。2008年6月,志成企业退地,违约损失超过3000万元。

     2007年9月,福州融信地产以总价9.04亿元、每亩单价近2000万元高价拍下白马路地段,成为福州“地王”,楼面地价高达9953元/平方米。2008年3月,福州融信地产以损失7000多万元保证金的代价,“吐出”福州“地王”。

     争购“地王”意在地外

     “‘天价地’的成本不仅是表面成本,而是可以通过‘天价地’起传导作用,拉动其他楼盘高价快速销售。”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俞明轩博士点明真相。

     因此,作为一种商业手法,“地王”单个项目成本可能过高。但要看到另一方面,高成本已经被同一家开发商的其他楼盘价格暴涨、销售加快所分担。此外,开发商还能用高价地在股市融资。

     据《广东省2008年房地产蓝皮书》分析,当年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增发新股,发行公司债等形式获得巨额资金拿地,然后又以土地储备为筹码,提升业绩,刺激股价,再融资。如此在楼市、股市左右逢源。“退货”的土地,实际成为纯粹的资本工具,不再是生产资料。

     当然,如果宏观经济出现了大调整,股市、楼市间“短路”,被套的是购房人和股市投资者。

    “地王”风险政府须监督

     俞明轩说,要控制土地开发期,防止企业把土地放在那里,让土地自然增值。政府要加强土地供应监督,针对天价地,重点防范企业把自己承担的风险转让给社会承担。

     按国务院有关规定,土地闲置满两年就面临着被政府无偿收回,闲置满一年不满两年的,将按土地价款的20%缴纳土地闲置费。对闲置房地产用地还要征缴增值地价,对违法用地项目不得提供贷款和上市融资。

     据报道,广州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近日已将2007年部分违约“地王”处理意见上报广州市政府,首批8家房地产企业将因为没有如约履行经营性用地拍卖和开发流程,将面临处罚。资料显示,2007年,广州市出让土地中有27宗地块的楼面地价超过了当年土地成交均价4622元/平方米,从而成为各种“地王”。目前未动工或缓开工的高达24个。据新华社电

     “地王”频现须警惕风险

     继北京广渠路15号地以超过40亿元的价格一举成为新“地王”后,上海、杭州、广州、南京等城市相继拍出本地“地王”,拉动房价再次涨声不断,更牵动社会公众神经。

     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地块由于地段、周围配套等因素,土地价格上涨有其合理性,但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加深、经济企稳回升基础尚不牢固的大背景下,“地王”频现所蕴藏的风险不可小视。

     每一次新天价诞生的槌音落定,都伴随着无数人的望楼兴叹。“地王”频出,步步推高房价,但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发展,始终不可能超越链条终端--购房者的承受能力。而当前显而易见的是,实体经济尚未明显好转,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居民实际购买力并未提高,“地王”频出必然导致房价和购买力之间的更大脱节。没有成交量支持而仅靠银行资金硬撑的高房价和假繁荣,势必爬得越高,摔得越狠。

     “地王”的出现,不仅缘于开发商的非理性炒作,也与地方政府的推波助澜不无关系。如不能尽快从土地供应制度、政策入手彻底打破“借地生财”的利益链条,地方政府作为土地市场繁荣的直接受益者,只会继续在开发商、商业银行、炒房者之间的利益泥潭中越陷越深。


 

详情请看:http://cjmp.cnhan.com/cjrb/html/2009-08/03/content_1721446.htm

长江网24小时报料电话:上午8点至下午6点请拨打027—66668888;
下午6点至上午8点请拨打027—85779997;手机:18702712366。;
本文被浏览

延伸阅读

    合作网站
    E览微博
    论坛热帖
    今日排行
    热门图片
    文化五城
    长江宽频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镜像网站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70406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鄂 B2-2007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