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翁源县接连发生雷击事件 共造成4人死亡
(羊城晚报)(记者陈强、 实习生朱杏金、通讯员董永春)本月22、23日,翁源县连发两起雷击事件,4人丧命,其中22日1死1伤,23日3人死亡。昨日,广东省气象局副局长杨少杰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其实他们只要稍具防雷常识,伤亡事故可以避免。
2010年8月23日16时左右,翁源县江尾镇连溪村吴某夫妇、陈某三人外出作业时,天气突变,到连溪桥边一棵大树下的一个凉亭避雨,结果三人遭雷击死亡。
杨少杰分析:“由于凉亭的柱子是砖柱,不能提供雷电流的释放,然后高电位就对着人放电,由于人直接接触地面,酿就了致死的事故。只要凉亭在建造时,在柱子上加入一条钢筋并埋在地下,这样就可以挽救三条人命了。” 杨少杰指出,简易棚、凉亭、停车棚、站台以及其它低矮建筑物,面积虽小,却是雷击高发的场所。在广东,近十年来,基本每年都会发生在上述场所遭遇雷击的事故,且伤亡人数较多。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广东因雷击造成的灾害事例7668宗,其中人身伤亡事故34宗,死亡28人,各种电子电器设备雷击损坏器件5113件,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7.1亿元。杨少杰说:“可以说,雷击是所有气象灾害里面,每年导致伤亡人数最多的一种灾害。1997年,广东因雷击事件死亡人数一年就有200人,后来随着防雷力度的加大,死亡人数仍在几十人。”
目前,广东农村地区的雷击灾害高于城市,如去年农村雷击死亡25人,占了总死亡人数的89%。杨少杰说,现有的法律法规没有规范农民建筑的防雷标准,实际上是放任自流,“如何加强农民建筑建设的指导和监督,有关政府部门应该引起重视。”
责编:陈颖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