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长假催热“踏青”经济 各地群众选择清明出游
(中广网)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除扫墓祭祀以外,一些久违的的民俗传统在清明节悄然回归。
清明小长假第一天,黑龙江省博物馆特别举办了丰富的清明民俗展览。一大早,哈尔滨石女士就带着自己刚满2岁的女儿来参观,妈妈:看看那个风筝,可不可爱?孩子:可爱。我感觉特别好,孩子对这些特别感兴趣,想让她多接收一些传统的文化、接收一些新鲜事物。各式各样的风筝,有关清明节的精美画卷、实物图片及老照片,把清明节的起源、演变娓娓道出。扫墓、踏青、祭孔、踢毽子、放风筝、荡秋千等等带人们重拾久违的民俗与传统。黑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李玲:今天举办这个清明民俗展览,希望让大家更深层地了解中国的民俗文化、传统文化。
记者来到寇哥骑行网俱乐部时,版主寇哥正在网上发帖子组织清明小长假的骑行活动:我们都是骑自行车,住宿我们一般就是带帐篷。参加的每一个骑行的队员,自备垃圾袋,严禁在沿途乱丢垃圾,把所有垃圾带回来再处理。清明期间,不少市民选择像寇哥一样选择低碳出行旅游,享受 “健康、快乐同时也为环保做出贡献。
清明节期间,河南省内短途游的数量和线路迅速升温。河南省濮阳假日旅行社经理高如意介绍说,清明三天假期仅他们的旅行社就将发送旅游团20多个:今年清明节比去年同期最少会增长30%至50%的游客量。今年清明假期天气晴好,适宜出行。很多市民都背上行囊,和家人一起到大自然中去:想借这个假期吧,出去跟大自然吧零距离的接触一下,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期。
责编:张莹颖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