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陕西籍知名记者辞职做公益 称精神上的富翁买不到

新闻中心 > 天下

2011-07-11 17:38 来源:
【字体:
 

  李锡全(左)是孙春龙接回国的第一位老兵,右为孙春龙。(资料图片)

  精神上的富翁,花多少钱都买不到

  《文化广场》:你是一位很知名的记者,事业正处于巅峰期,为何突然要辞职做公益?

  孙春龙:辞职前,我已经想了很长时间,下这个决定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我和许多朋友做过交流,把困难都做了预计。

  工作方面的困难有两方面,一个是基金会的注册,会不会很顺利,这个问题目前还悬着,但我相信,通过我给大家一一去解释,以及一些同路人的帮助,这个基金会会得到政府的支持;二是资金,以前虽然有不少人支持“老兵回家”活动,但都是一些小数额的资金,现在要做基金会,需要大额资金的支持,可能是一个坎。

  个人的困难也有两方面,一个是自己的经济收入可能会大幅减少,但这是我能承受的,一个月能有几千块钱,能养家糊口就行,多几千块钱,也成不了富翁,但是做这件事情,我会成为精神上的富翁,也会得到许多人的支持和尊重,这一点,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此外,我可能还需要承受一个心理上的落差,以前是中央媒体的记者,而且小有成就,以后要做的事,可能更多是去“求”人,这个落差我也考虑过,能承受,为了老兵,放低一下自己的身段,是应该的。我也明白,以前得到别人的支持,很多时候是因为中央媒体的平台和记者身份,以后,我会用自己所做的事,赢得别人的支持和尊重。

  另外,我觉得,做公益不一定就是去“求”人,就低人一等,事情做成了,照样是受人尊敬的,我希望“站”着把公益做好。

  基金会的成立,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文化广场》:转行做专业志愿者,如你所说你需要更多时间、资金、更大平台去帮助老兵,但从客观条件来看,是否也趋向成熟?

  孙春龙:从目前的大环境看,这个基金会的成立,各项条件都已经成熟,越来越多的人,对这段历史有了比较明晰和统一的认知,官方的态度也越来越开明,也开始公开支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基金会的成立,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虽然没有十足的把握,但大的分歧肯定没有了。

  最近在云南、深圳、北京一些地方联系了一些企业家,收获还是很大的,尤其是深圳,上次做了一个演讲,现场的深圳越众集团、珠海泰峰电器等多家企业均表示了支持的意向,深圳的公益环境非常好,所以最后决定能将该基金会注册在深圳。深圳是一个思想开放的城市,我相信也能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

  《文化广场》:基金会的宗旨是什么?工作重点呢?落户深圳的可能性有多大?

  孙春龙:让每一个为国出征的老兵,都得到尊重,这是基金会的宗旨。另外,运作方向上,我们更多地关注的是个体的命运,抛开战争本身的性质、立场和纷议,从人性和个体的角度关注战争。最终目的,也是希望通过这些个体的悲欢离合,来诅咒战争。

  我们如何对待英雄?这是我们都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我的想法是,不神化,不忘记。最近南海的局势紧张,而同时呢,有一些老兵在上访。我和军队的一些将军谈过我的想法,得到他们很大的支持,许多老兵希望得到的,更多的其实是尊重和认可,我的基金会,也希望能最大限度地给他们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或许会解决一些老兵上访的问题。

  基金会将来的工作重点有四个:一是资助困难老兵;二是为老兵寻找失散亲人,以及为后人寻找失踪老兵;三是寻找牺牲在海外的将士遗骸并接他们回家;四是中国军人海外墓地、纪念碑的管理和重建。我希望先能把这些墓地管理起来,等将来有一天时机成熟了,再移交给国家的相关机构。

  最近正在紧张地申报材料、筹措资金。至于落户,我首选的是深圳,我看了深圳市民政局局长刘润华的微博,感觉他是比较开明的一个领导,思想超前,这是一个基金会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如果不行,我可能会注册到北京或者云南。

  深圳商报记者 刘 瑜

  即便老兵们离去,这段历史也才刚刚开始

  《文化广场》:想过将来有一天,会重回记者队伍吗?记得采访关爱老兵网的李明辉时他说,老兵的事总有终结的时候,毕竟他们都是风烛残年的人,到时候他想重新按自己原本的愿望生活,那么你呢?

  孙春龙:有一天是否重回记者队伍,这很难说。不过,虽然现在不当记者了,但我还会去写很多报道,我以后所从事的事情,会有很多值得可歌可泣的故事,我不会放下手中的笔。

  抗战老兵的年龄都很大了,即使老兵们都离去了,这段历史也才刚刚开始,历史的发现刚刚开始,历史的客观描述刚刚开始,对这些个体生命的尊重才刚刚开始。老兵们即使都走了,他们身后还有很多的事情,遗骸的寻找,墓地的管理,纪念碑的修建,烈士名单的整理等。

  此外,我有想法,以后会将关注的范围扩大,所有为国出征的老兵,包括对越、对印自卫反击战,抗美援朝、援越,甚至是内战的老兵。从个体的角度讲,他们都应该得到尊重,不应该因为政治、历史,以及地缘关系的变化而无常。

  帮助的是老兵,温暖的是我们自己

  《文化广场》:对于志愿者,通常认为这是一种付出,深圳义工有个口号,“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在付出中,你觉得自己的收获——“余香”是什么?

  孙春龙:很多人也问我,你去做老兵的事情,图什么?其实,完全付出不讲回报,我想那是不可能的,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希望有回报的,有的回报是金钱,有的回报是精神上的安慰,志愿者,追求的是后者。每接一名老兵回家,看到他们兴奋的样子,我内心也会感到高兴。很多人也会支持我、肯定我。试想,如果我做了这些事,老兵们不领情,大家觉得没什么意义,我也不会有动力坚持下去的。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真正去做公益的人,会对这句话有深刻的理解,这是一个可以让人内心纯净的职业,心净了,活得也就轻松了,也就更有滋味了。“余香”,就是我们对这个社会温暖的传递,人心都有向善的一面,以善对人,别人也会以善对己,这样,社会才会更和谐,生活才会更美好。

  具体就我们帮助老兵这件事情来说,我们帮助的是老兵,温暖的是却我们自己,甚至是一个民族。

  深圳商报记者 刘 瑜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