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中国全力修复因大旱受损的长江生态

新闻中心 > 天下

2011-07-15 10:31 来源:
【字体:
(新华网)(记者 明星 周勉)夏日炙热的阳光下,八百里洞庭湖和长江交汇处的岳阳城陵矶码头,各种舰船来往穿梭,一群群水鸟轻掠过波光粼粼的水面,远处不时可以看见江豚欢快地跃出水面。

    一度在今年春夏连旱中遭受生态重创的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在中国政府的全力修复下,再现江阔水深、千帆竞渡的美景,流域内的生态系统渐渐恢复生机。

    记者日前在洞庭湖看到,几十艘渔船从岳阳市巴陵广场码头驶向湖心的君山岛。这些由当地渔民驾驶的船只,每艘都将携带着的几十万尾鱼苗投放到洞庭湖和长江中,用以修复此前严重干旱对长江渔业资源造成的损失。

    岳阳市是中国农业部和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苏等省份以“增殖渔业资源,修复长江生态”为主题开展的放流活动放流点之一。此次活动共设置101个放流点,放流青、草、鲢、鳙等重要经济鱼类和珍稀濒危水生生物约13亿尾,种植水草13.5万亩,底播贝类2100万粒。这是农业部为恢复全国渔业生产发展采取的最主要措施之一。

    长江中下游五省是中国渔业主产区,淡水养殖面积和产量占全国一半。今年春夏之际的特大干旱造成长江中下游湖泊、江河水位急剧下降,不少湖泊水位跌至历史最低。受此影响,天然水生生物资源、水域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对渔业生产和渔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昔日碧波荡漾的洞庭湖渔港码头,一度成为“烂泥塘”。

    主持岳阳放流仪式的湖南省农业厅厅长田家贵介绍说,截止6月5日,在长江监利未监测到“四大家鱼”苗汛,洞庭湖流域的湘江长沙段月亮岛同样未监测到“四大家鱼”苗汛。洞庭湖中大型水生野生动物如江豚、中华鲟也因此面临食物匮乏的危险局面。

 

  “我在洞庭湖捕鱼20多年,今年真是让人最心痛的一年。”岳阳市岳阳楼捕捞社区的渔民朱中德积极报名参加了这次放流活动。他告诉记者,在干旱最严重的时候,洞庭湖裸露出来的湖滩上随处可见死亡的鱼类和虾蟹,往年一天可打两三百斤鱼,今年只有20斤左右。

    洞庭湖水位最低时,使得东洞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大、小西湖共2.2万亩湿地干涸,苔草生长期延长。在长江最大的两个淡水湖洞庭湖、鄱阳湖腹地,昔日一望无际水域的地方,干旱期变成了一片辽阔的绿色草地,不少村民在湖区的滩涂放牧起牛和马,对鱼类产卵繁衍影响很大。

    通过气象遥感卫星监测,5月17日洞庭湖水体面积仅为382平方公里,鄱阳湖通江水域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均为有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小水面。两大淡水湖的湿地生态受到严重影响。

    湖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专家韩沁哲介绍说,“洞庭湖的湿地为鱼虾蟹提供庇护场所和微生物所需养分等,有利于水生动物繁殖。而干旱造成芦苇荡变成旱田,鱼虾蟹难以存活,产量急剧减少,也将波及渔业经济。湖区鱼虾蟹减少还将进一步影响到迁徙洞庭湖的越冬候鸟,觅食不够的鸟儿可能饿死。”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