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我国城市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专家呼吁修防御标准

新闻中心 > 天下

2011-08-25 07:36 来源:
【字体:
(人民日报)今年汛期以来,北京、大连、武汉、广州、深圳、重庆、杭州等城市轮番上演了“暴雨淹城”的景象,影响之广、程度之强为近年罕见。

  实际上,近些年来,城市遭遇严重气象灾害的事例,屡见不鲜,引发社会各界对城市公共管理、防灾减灾的广泛关注。


  面对气象灾害,城市为何如此脆弱?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气象灾害出现哪些新特点?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加、强度增大


  人们曾经感叹:城市化是如此便利与美好,生活在城市真好。但现在,我们发现,城市面临的各种灾害风险还真不小。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郑江平说,城市经常遭遇的气象灾害包括暴雨引发内涝、干旱缺水、高温、雷电、霾、大风等,城市气象灾害呈现影响大、范围广、损失严重的特点,经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面对气象灾害,城市为何如此脆弱,甚至不堪一击?


  在一些专家看来,这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关系密切。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加、强度增大,从而使城市气象灾害的后果愈加严重。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丁一汇表示,地球的气候系统是一个由大气、海洋、冰、生物和陆地构成的复杂系统。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了趋强增多之势。造成天气气候异常的原因很复杂,但最直接的原因还是水循环发生了变化、大气环流出现了异常,这种异常变化反映了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丁一汇说,全球气候变暖对于水循环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气候变暖后,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气温都会增加,蒸发蒸腾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含量也会增加,从而增加了水循环的强度。其二,全球气候变暖会增加大气的“持水能力”,也就是说,大气中可容纳的水分更多了。大气的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降水条件一具备,就会发生降水。由于大气“吞噬”的水汽更多了,降水强度会因此加强,从而可能导致洪涝灾害。


  此外,气候变暖还导致大气环流出现异常。气候变暖改变了地球的热量平衡,减弱了大气环流的纬向(东西方向)流动,但增强了大气环流经向(南北方向)流动。纬向型大气环流减少,经向型大气环流增多,南北热量、水汽交换加强。这种情况下,天气往往异常。


  “全球气候变暖后,水循环发生变化,大气环流出现异常,原有的天气气候变化规律被打乱,造成了今天异常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发生的复杂局面,导致干旱和暴雨共存,干旱现象越来越多、面积越来越大,同时雨越来越强,小到中雨频率普遍减少,而大雨与暴雨强度和频率增加。”丁一汇说。


  城市使局地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具有“放大”气象灾害的作用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说,“高风险的城市,不设防的农村”是对近年来气象灾害影响特点的一个概括。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加快,城市防御气象灾害的脆弱性暴露出来。


  事实上,除了天气时常“走极端”,城市自身也具有“放大”气象灾害的作用。例如,即使是四五级风穿越城市,也可能导致局地风速增大,造成风灾,这就是由城市街道两侧高楼形成的“狭管效应”造成的。


  研究显示,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由于人类活动密集,城市下垫面(指与大气下层直接接触的地球表面)和地貌的改变,会使城市局地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使城市气象灾害打上人类活动的印迹。城市浑浊岛、热岛、干岛、湿岛和雨岛效应的存在,都与此有密切关联。


  暴雨洪涝是城市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郑江平指出,在城市高层建筑集中区,热岛环流有利于城市上空的热对流发展,容易引发暴雨。此外,城市上空排放的大量污染物,有利于凝结核的形成,可能使城区降水量比郊区更多一些。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地减少,热岛效应明显,使城市高温现象越来越突出,威胁到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城市供水、供电紧张,严重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


  城市规划和布局中存在的问题,使得城市的供电、供水、供气、通信、交通等生命线系统易受气象灾害的严重影响。另外,城市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够完善,再加上大面积硬化,到处是钢筋水泥,降雨时渗透性不好,水不容易入渗,也容易形成积水内涝等灾害。


  面对越来越强的降雨、日益频繁的“怪天气”,作为防灾减灾“消息树”、“发令枪”的城市气象监测预警预报服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郑江平说,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等部分大城市通过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重大活动的举行,提升了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服务能力,但目前全国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能力和需求之间仍有较大差距。


  郑江平表示,“早发现、早预警、早发布、早处置”的城市多灾种早期预警体系在大部分城市尚未完全建立;城市突发性、局地性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能力有待提高;快速便捷、多种手段并用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有待进一步建立完善;城市突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机制、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应急服务系统等仍需健全完善。


  有必要修订传统防御标准,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面对频繁发生的气象灾害,城市如何才能减少风险,安然无恙?


  丁一汇指出,我国城市规划和建筑大多采用几十年前的防御气象等自然灾害的强度标准设计。但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气象等自然灾害的分布格局和强度发生重大改变,尤其是其变化的幅度和速度与过去都不同,对这些原有的标准提出了新挑战。


  “因此,有必要修订传统防御标准,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进行防灾减灾能力评估,开展气候变化引发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科学规划,增强城市排涝和生命线工程的抗灾能力建设标准,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丁一汇强调。


  秦大河院士也表示,为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城市气象灾害的特点,迫切需要政府将城市气象灾害管理列入城市化发展规划之中,发挥城市气象灾害管理在日常运行过程中的审核和把关作用,真正做到统筹规划,科学设计,合理发展。


  专家指出,频发的极端天气,不仅考验着政府部门的组织能力、应急管理水平,也考验着国民的防灾与避险意识。一方面,各级政府应组织开展气象灾害易发、多发区公众广泛参与的防灾避灾演练,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提高人民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另一方面,在灾害频频发生的今天,城市居民应该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注意学习掌握有关防灾减灾科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应对灾害天气的能力。


  提高气象探测和预报预警水平,无疑也是重要的一环。


  据郑江平介绍,近年来,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气象部门特别是重点城市的气象部门加强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中央财政专门设立了城市气象防灾减灾专项,支持气象部门探索城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着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水平和敏感行业的服务针对性,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避免或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的文件,对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风险评估、预警信息发布、部门合作联动、基层社区防御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中国气象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去年联合印发了《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提出组织实施八大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城市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列在第一位,包括建设完善城市近地边界层大气物理、化学成分立体观测和城市自动化探测系统,发展城市区域精细化数值模式与大气成分数值模式系统,完善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和城市突发事件气象紧急响应系统等。


  “《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务院批准的气象防灾减灾专项规划。把这个规划落实好,我们面对气象灾害时将更加从容,城市会更宜居、更和谐。”郑江平说。


  链接


  气象灾害冲击城市


  2010年5月6日夜间到7日凌晨,广东多个地区遭遇强烈暴雨侵袭。在广州,有的道路积水达3米,主干道变成“小河”,部分地铁线路停运,200多辆快速公交车被困,白云机场138个航班被延误,多个小区地下停车场遭遇“灭顶之灾”……“花城”几乎变成了“水城”,直接经济损失数以亿计。


  2007年7月18日,山东济南市遭遇特大暴雨,市区1小时最大降水量达151毫米,创下济南气象历史记录。暴雨造成济南34人因为溺水、路灯及公交电车漏电、墙体倒塌等原因死亡,另有4人失踪、171人受伤。市区内受损车辆802辆,毁坏市区道路1.4万平方米,先后造成26条线路停电。


  除了常见的暴雨致灾,一些似乎并不严重的天气现象,也可能导致城市遭遇灾害,狼狈不堪。2001年12月7日下午,北京下了一场降雪量仅为1.8毫米的小雪,却引起了城市交通大堵塞,影响十分严重。2000年3月27日,一阵大风将北京安翔里小区在二层楼顶施工的7名工人吹离工作平台,造成3人死亡、4人受伤的事故……

 

 

责编:鲁丹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