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向幸福未来出发 赣州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为民谋福祉

新闻中心 > 天下

2012-07-13 15:55 来源:
【字体:
(中国赣州网)每个人对幸福都有自己的理解,在瑞金市武阳镇凌天村的“两红”人员谢春贤看来,能住进遮风挡雨的新房就是最大的幸福。

94岁高龄的谢春贤一家十一口,一直居住在上世纪60年代建的土木结构的老宅里。去年11月中旬,谢老一家得到建房补助款4万元,他们以补助款为基础,向亲戚朋友借了一些钱后,于去年12月动工新建了一栋楼房。住进新房的谢老整天都乐呵呵的,直夸党的政策好。

让生活和工作在赣州的每一个人,生活更有保障、人格更有尊严、身心更为健康,在加快发展、转型发展中共享民生幸福,沐浴和谐阳光,一直是赣州市委、市政府不懈努力的方向。

在日前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中,对解决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民生问题浓墨重彩,“指导思想”部分提到,“以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为切入点,着力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基本原则”部分提到,“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力争两三年内使突出的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发展目标”中提到,“到2015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在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和制约发展的薄弱环节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有党和政府的帮扶,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瑞金市泽覃乡光辉村半山园小组身患尿毒症的杨小琴听说《若干意见》出台的消息非常振奋,事实上,她的话也道出了918万赣南苏区人民的心声。

学有所助 让上学不再难

在南开大学的校园里,来自章贡区的学子高笑娟和同学们一起享受着美好的校园生活。

而2011年,当她拿到录取通知书的一刻,忧却大于喜。父母是下岗人员,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父亲曾患小儿麻痹症导致腿脚走路不便。她不知道如何向父母开口要学费。没想到,相关部门了解到她的情况后,伸出援手,帮她圆了“大学梦”。

其实不止高笑娟,去年我市4601名考入大学的家庭贫困学生在政府的帮助下,实现了“大学梦”。

不仅如此,2011年,赣州免除129.82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教科书费,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103.86%;补助9.3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112.66%;资助了2.84万名家庭贫困普通高中学生,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109.23%;资助2.52万名家庭贫困中职学校学生,完成省定目标的108.3%。全市共发放各类助学金7.51亿元。进一步完善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残疾儿童少年等特殊群体帮扶体系。为革命先烈、老战士及红军失散人员后代开设了10个“红色班”,招收400余人。

一组组数字的背后,蕴藏了市委、市政府对教育民生工程的极大重视。在《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国家将在学前教育、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给予扶持。这对于加快发展赣州教育事业,把庞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市将以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为新的起点,围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重点,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惠民,努力办好社会需要、充满活力、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困有所帮 让群众得实惠

老有所养是老人们共同的心愿,于都县贡江镇窑塘村村民李开辉老人也不例外,按月能领到养老金,他很知足:“政府给农民发‘退休工资’,这可是件大好事啊!”

事实上,和李开辉老人一样,我市已有3422449人参加新农保。据悉,2011年,省定赣州民政民生工程指标12个,均全面或超额完成。赣州还自我加压,增加了“两红”人员危房改造、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等7项指标,达到19项,并全部列入了市委、市政府重点实施的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100件民生实事,占总数的19%。

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我市“两红”人员危房改造原定计划2857户,实际完成4875户。去年,我市发放医疗救助资金2亿元,救助资产使用率106%;为城乡低保对象发放物价补贴,为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了长寿补贴;城乡低保标准、农村五保集中、分散供养标准进一步提高。积极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全市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81%,养老床位达4.2万张,即每千名老人达到37张。不断提升优抚安置水平,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费报销比例在80%以上。深入推进殡葬改革,实现了全民遗体免费火化政策18个县(市、区)全覆盖。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提高特殊困难群体生活水平”,在《若干意见》中提出,国家将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建立完善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并改善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条件,这为赣南苏区人民带来福音。

病有所医 让看病不再难

“医生,这几天我的头怎么老是晕乎乎的?”近日,崇义县过埠镇农民黄先连,急匆匆赶到镇中心卫生院。接诊医生一边询问她的病情,一边在面前的电脑上输入“黄先连”,屏幕上马上跳出了她的健康档案。目前,我市已有382.44多万像黄先连这样的农村人口有了健康档案。

据了解,赣州加紧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让卫生事业发展成果普惠群众。去年,全市新农合参合人数达683.8万,参合率为96.37%,全市共补偿263.21万人次,补偿金额12.66亿元,基金使用率为89.41%,政策范围内补偿比为68.89%,农民一次性报账率达95.67%。

我市还在全市321所乡镇卫生院、11个政府主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实际销售价格下降30.96%,门急诊次均费用和住院次均费用同比分别下降26.3%和21.74%。“光明·微笑”工程实行常态化管理,免费治疗4496例唇腭裂患者。免费救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47名,免费救治白血病患儿64名。补助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75086人,为86201名农村育龄妇女发放免费叶酸。

《若干意见》提出,“提升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国家将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健全农村县、乡、村三级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升区域性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这将为我市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我市策应《若干意见》,将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创新医药卫生管理体制等方式,走出一条具有赣州特色的卫生事业发展新路,大幅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让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住有所居 让居者有其屋

章贡区建国路社区居民晏腾飞的梦想是,能让妻子、孩子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房。

今年57岁的晏腾飞,一家三口原本住在建国路19号一间36平方米的木板房里。年初,郁孤台周边地块实施棚户区(危旧房)综合改造,晏腾飞一家安置在位于章贡区沙石镇吉埠村的“阳光·吉泰新城”廉租房小区,终于住进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新房。

记者了解到,赣州大力实施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为重点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工建设廉租住房261.14万平方米、5.17万套,建成并摇号分配93.15万平方米、1.86万套,建设公共租赁住房247.82万平方米、4.48万套。2011年,是赣州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之年。赣州自我加压,主动追加建设任务,开工规模之大、建设速度之快、质量管理之好、受益群众之广,创历史之最。去年开工新建廉租住房2.11万套,公共租赁住房4.21万套,比省下达任务数翻了近一倍。同时,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1.89万户,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2万多户,摇号分配廉租住房8863套,实现了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应保尽保。

“加大以土坯房为主的农村危旧房改造力度”,这是《若干意见》中在解决民生问题里提出的第一条,可见,国家对群众的住房问题非常关心。为此,我市将加大力度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使建设成果惠及赣南苏区更多住房困难群众,更好地发挥保障房建设对改善民生、稳定增长、调整结构的作用。

文化活动 让群众共分享

“打竹板,唱红歌,章贡大地新事多。今天不把别的说,单说‘棚改’好处多……”这边,章贡区建春门小广场“棚改”快板打得有声有色,那边黄金广场专场演出闪亮登场。章贡区各个社区的文化广场每年举办多场文艺表演,引得社区居民每天端着板凳占位置、看节目。

事实上,不止是章贡区,赣州加快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示范区建设,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据统计,赣州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16个,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2396个,建成并开放乡镇综合文化站178个,兴建村级文化活动室1498个。

2011年,我市大力推进全市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全面免费开放。编制完成《赣州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实施布局专项规划》,积极抓好市花、市歌及博物馆等重点文化产品和设施建设。组织喜庆热烈的元旦、春节等系列文化活动,安排十三大系列23项文化活动,营造欢乐、祥和、喜庆、温暖的节日氛围。在全市开展“颂歌献给党”红色经典歌咏比赛,数十万干部群众参加。创作排演“盛世颂和谐‘三送’暖民心”专题节目,在全市乡村开展巡回演出136场,受到基层群众热烈欢迎。

《若干意见》提出,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国家将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以及支持赣州按照市场化方式创办客家出版社等。这将为赣南苏区的文化事业注入强大的动力,为赣南苏区人民带来文化大餐。

“解决好民生问题是振兴发展的首要任务”。《若干意见》中这样提到,我市将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下,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城乡居民。(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