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最难就业季”将至 2013届大学毕业生达699万

新闻中心 > 天下

2013-05-06 15:36 来源:
【字体:

(云南网)还有两个月,2013届大学毕业生就要离校了,就业也再次成为热议话题。而今年,比去年整整多出19万的699万名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让形势变得更加严峻,有人称这是“最难就业季”,也有人发出了“没有最难,只有更难”的无奈感叹。

  就云南来说,今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将突破14万人,比去年增加1万多人,增幅近11%。昆明市应届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超过2万人,加上往届未就业毕业生约4000人,今年需要就业的毕业生超过2.4万人。也许有人想要追问,严峻形势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破解尴尬局面的根本之道又有哪些?

  “最难就业季”到底难在哪?

  求职难:“好工作”实在难觅

  身着黑色套装,手持个人简历,脚踩中跟皮鞋,寻寻觅觅挤进人群,排队,面试,被告知回去等通知,再寻寻觅觅,再面试,再被拒绝……很多毕业生都有着和钟巧类似的遭遇,这位原本对就业充满信心的本科泰语专业毕业生一次次遭到打击,现在的她喜欢说自己“凄凄惨惨戚戚”。

  5个月前,钟巧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负责电话销售保险,但只做了一个多月就辞职了。后来,钟巧想出国,想进外企、国企、跨国公司,但现在,她觉得这些美好的愿望“离现实好遥远”,慢慢地,她稍微放低了要求,“首先考虑专业对口的工作,民营、私企都可以,薪水至少有3000元,五险一金齐全,还要有发展空间。”钟巧也不断给自己打气:“一定要坚定立场,一定要找到最满意最合适的工作之后再跳槽,不然又会成为下一个跳蚤了。”说完,转身融入茫茫的“求职大军”中。

  眼看就要毕业,求职大事仍未解决,云南民族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小刘也很焦虑。“但是,总希望找到一份好一点的工作,我室友签约的工作月薪3500元,我各方面能力也不比他差,总之也要找个差不多的,薪水不能太低,工作不能太累。”小刘将自己的求职目标定在大型国企或者知名外企,招聘会上看到一些民营企业,小刘并不愿意投简历。

  从钟巧和小刘的话语中不难发现,在很多求职者眼里,“好工作”的标准是自己满意、专业对口、待遇不错、有发展空间等等,而真正满足这些条件的“好工作”实在难觅。

  招聘难:三个月只招到一个人

  “同学,找工作吗?到我们这里看看……”近日,在云南人才市场举办的大型招聘会上,某私营企业负责招聘的王经理坐不住了,为了吸引更多求职者的目光,他直接站在展台外发放招聘传单,主动上前询问求职者的意向,而像王经理这样“求贤若渴”的招聘者,整个会场里并不在少数。

  让王经理失望的是,得到的答复往往是求职者的一脸茫然,大家不是摇摇头,就是说“再看看”。“我们的要求并不高,工作地点就在昆明,不会到偏远地区,招聘的门槛也不算高,但还是很难招到人。”王先生感慨,“我知道,他们要么嫌工资低,要么嫌公司规模小,或者觉得没有发展前途。”

  按理说,僧多粥少,招聘单位应该处于有利地位,但不少企业还是“吃不饱”。就拿王经理所在公司来说,今年计划招聘包括中医理疗师健康代表、财务人员、接待等30名新员工,春节过后,眼看招聘目标迟迟达不到,王经理只得放下手头工作亲自上阵,每场招聘会都不落下,3个月过去了,只招到一个人。除了专场招聘会,王经理还在西部工作网、贤士榜、前程无忧等媒体投放招聘广告,广告费花了不少,却不见有效果。

  小公司“喊渴”,大公司也说“喝不够”。培训讲师月薪4000至6000元、渠道经理月薪5000至8000元、营销精英月薪5000至10000元……某知名网络公司云南贵州指定营销中心开出了一份颇具吸引力的高薪工作,但仍然只招到计划招聘人数的三分之一。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直言:“虽然填写资料的人不少,但感觉很满意的没有几个。像管理、培训这些岗位,工作经验很重要,而应聘者大多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