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飞:喜看民生工程劲吹节俭新风
(荆楚网 杨飞)没有领导出席,没有鲜花和条幅,也没有正式的通水仪式,2014年12月12日14时32分,历时10余年建设、全长1432公里,举世瞩目的世纪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预计15天后抵达北京。
先来看一下什么是南水北调,根据资料介绍,南水北调就是把中国汉江流域丰盈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和西北地区,从而改变中国南涝北旱和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目的是促进中国南北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其工程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工程的规模和难度都超过三峡工程。
而今长1432公里、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将向沿线19个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县(县级市)提供生活、工业用水,兼顾农业用水。数据显示,其每年可向北方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1/6条黄河,能够基本缓解北方严重缺水局面。意义如此重大的工程,还是中线正式通水,各地的做法却让笔者眼前为之一亮。
若在以往,长枪短炮、敲锣打鼓的庆祝仪式,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与之相应的还有各级领导集中出席,少不了还要发表意义重要的讲话,对未来进行展望等等。同时,为了营造现场气氛营,还离不开文艺展演等。再加上会议招待、资料筹备、食宿餐补等等,耗费的人力财力也令人触目惊心。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能在这次通水过程中体现,不可不说是各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直接体现。
在浮躁风、功利风肆虐之际,节俭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品质与作风。没有领导出席,没有鲜花和条幅,桩桩件件都让民众感受到了扑鼻而来的务实新风。更令人为之点赞的是,此次通水“没有正式的仪式”。与以往大大小小的领导台上台下来来往往相比,真无疑将务实、勤俭、节约的办会精神落到了实处。
其实,节俭办仪式并不是各地一时脑热,而是有着悠久传统。就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三十年州庆活动为例,其不挂彩旗,不设标语,不收受礼金,不办铺张仪式……节约的经费在1000万元以上,让人们为之欣慰不已。如今节俭举办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仪式,更体现出对于节俭理念的自觉遵守,殊为宝贵。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于2003年12月开工建设,总投资达2013亿元人民币,输水干线全长1432公里,工程总投资也达2013亿元。一边是在庆典仪式上的“寒酸”,一边是在民生工程上的巨额投入,两者稍加比较,就能让人看出党和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的诚意和决心。挤干了水分,留下的都是干货,当然会让人们为之点赞。
通水活动简化,没有正式仪式,将庆典“交还”于民众,把公帑尽用于改善民生,这不仅还原了庆祝的真谛,更浸润了民心。推而广之,节俭办会是原则更是行动,需要我们落实到每个环节、体现在每项活动中。若能将节俭高效、务实为民的“政风”由会场延伸到会外、贯穿于日常政务活动之中,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也就有了用之不竭的动力。
责编:龚忱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