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一国企老总狱中爱看《易经》 保外就医不为所动

新闻中心 > 天下

2015-01-23 08:00 来源:
【字体:
(新快报)昨日从梅州监狱采访了解到,不少服刑人员闲暇时间喜欢读书,平均每月阅读达50小时以上。相较一般犯人偏爱励志和技术类书籍,职务犯的喜好“高端”不少,他们多喜爱领导学和《易经》等。

  《武媚娘传奇》《刑法》借阅量居高不下

  梅州监狱教育科林主任向新快报记者介绍,上世纪90年代,不少犯人爱看《知音》、《故事会》等偏小说类书籍,如今不少80后犯人更倾向于读一些趣味性和实用技能类书籍,如科幻类、电脑类、种植类等,“有意识地为自己以后出狱作累积”。

  从梅州监狱统计的书籍借阅总排名来看,《电脑》、《刑法》、《武媚娘传奇》和《心理健康指南》等书籍的借阅量居高不下,而其中十监区的借阅榜显得截然不同,其借阅量排名前三的书籍分别为:《企业领导者》、《易经》和《黄帝内经》。

  在梅州监狱集中关押了70余名职务犯,其中不乏厅局级高官。该监区罗副监区长向记者介绍,相较一般服刑人员,职务犯的阅读爱好都比较“高、尖、深”,对政治、养生方面的书籍尤为关注。

  比如,有些职务犯喜欢看基辛格的《论中国》和梁晓声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职务犯由于过去的工作关系,对这类书籍研究比较深刻。除了看书以外,他们也喜欢书法、乐器等,监区内,也组成各种兴趣小组,满足他们的需求。

  梅州监狱监狱长华桦表示,梅州监狱地处文化之乡、历史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因此监狱的文化学习氛围较浓。为了更好地指导服刑人员读书,监狱警察还自发成立了蓝盾写作协会,几十名会员与当地大学、文学社交流,将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带到高墙内,拓宽服刑人员文化视野,“下一步监狱将充分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发挥文化的熏陶作用。”华桦说。

  职务犯

  原国企老总老罗:爱看《易经》,保外就医不为所动

  现年69岁的老罗此前是一名国企老总,因贪污罪获刑13年,如今已经服刑5年多。老罗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易经》,他告诉记者,自己曾经历过五次生死,当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枪林弹雨中捡回一条命,之后就迷上了《易经》。

  老罗直言,《易经》对自己的影响很大,“我查了我自己的牢狱要终 ,而不是中 ,所以我要好好把刑服完。”因此,之前有条件申请保外就医和假释,老罗都不为所动,“我就是要通过努力来减刑,好好在监狱里改造。”

  同监仓有名狱友脾气很是火爆,老罗就规劝他,“你不要发火,你不适合发泄,你要忍耐。”

  随着年岁渐长,老罗还迷上了健康养生,开始自学起中医来,“既然来了就好好改造,少发牢骚,这是运道所致。”

  记者了解到,不少官员爱读《易经》。如揭阳原市委书记陈弘平,就比较喜欢钻研《易经》,其被调查后一度不合作,后办案人员专门去查阅了《易经》,最终用《易经》在他身上实现了突破。

  原镇委书记老李

  爱看唐诗宋词,感叹名和利很虚无

  现年47岁的老李入狱前曾是一名镇委书记,因受贿罪被判有期徒刑七年,一年前来到了梅州监狱。

  他告诉记者,过去工作繁忙,应酬很多,虽然喜好看书,但没有时间,甚至一两个月看不了一本书,“挺喜欢看唐诗宋词的”。入狱以后,时间变得充足,看书成为他最大的爱好,每晚8点以后,如果没有别的活动要求,监狱允许大家自由活动,他都会选择看书,直到睡觉。中午有空,也会翻书看看。

  入狱以后,老李还是喜欢看文学诗词方面的书,还增加了一些经济类书籍,如《唐诗宋词》和《货币战争》,这一年多光笔记都做了两三本。

  “过去心态很浮躁,喜好随波逐流,入狱以后,人变得安静、平淡。”老李一直很喜欢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但如今读来,心境已完全不同,“以前只看到诗中的风花雪月,如今看到的是人生苍凉”。

  最后,老李用“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八个字勉励自己,“名和利很虚无,简简单单才是真!”老李如是总结。

  出现在记者面前的老李身形瘦小,但面容平静,回忆往昔,语气平淡,但提起自己衷爱的诗词,他的眼睛都亮了起来。服刑期间,他沉醉于研究唐诗宋词,学习格律,时常也会自己填诗作词,他给记者写下了描述自己心路历程的一首小诗:“世间少有花不败,自古人生多徘徊。筵罢曲终人散尽,最难风雨故人来。”

  普通犯

  非法采矿获刑的老张:爱看儒家哲学,悔交友不慎入歧途

  今年51岁的老张入狱两三年了,之前他因非法采矿被判刑4年。他告诉记者,在外面的时候,看专业书籍比较多,进来以后,则看了不少哲学、儒家的书籍。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老张对此感触颇多。他认为自己便是交友不慎,受到了不好影响,导致误入歧途。

  平日里,老张还很爱看报纸,他在狱中便订阅了4份报纸,和狱友们交换着看。虽然一周只有两次收报纸的机会,不能第一时间浏览新闻,但他仍非常满足,“一份报纸要传阅三四十人。” 老张平时还爱把中央1号文件、关于减刑假释的5号文件,以及一些改革政策收集起来,放进统一的文件袋中,他说,不想与社会脱节。

  老张所在的监区,借阅率排名前三中有一本是《武媚娘传奇》,老张告诉记者,他们并没有看到电视版,也是在报纸上看到对该剧的评论,而引发了一个借阅的小高峰。

  抢劫被判无期的阿强:不学习出去没出路,自学经济炒股

  今年33岁的阿强入狱前是驾校教练,后因抢劫被判无期徒刑。阿强初中尚未毕业。他告诉记者,以前在外面很少看书,到了监狱里,慢慢迷上了市场营销和股票等经济类书籍,“我在里面待这么久,再不学习出去都没出路了”。

  阿强告诉记者,进来以后也常常反省,觉得欠了亲友很多恩情。阿强的妹妹是学金融的,在监狱里阿强自学了炒股等经济知识,并在金融政策等新闻中不断学习和验证,阿强也关注万达上市等,以及一些宏观新闻,他向记者表示,出去后要试试炒股。

  在监狱的7年多时间里,阿强做了两三本读书笔记。

  监狱允许犯人们自行订阅报刊杂志。记者查阅发现,《读者》、《知音》受到了大部分犯人的欢迎,同时他们也非常关注时事新闻和自身健康,《心理医生》、《法治与新闻》的订阅量也高居不下。不过,记者了解到,其中传阅率最高的,莫过于《男人装》了。老张所在的监区共订有7份,一般能传阅200多人,“年轻人都爱看,我年纪大了,看得不多”。

责编:金鑫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