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鄂北调水工程获批 供水482万人经襄阳止于孝感

新闻中心 > 天下

2015-08-04 10:59 来源: 荆楚网
【字体:
工程示意图
    昨日从省发改委、省水利厅获悉,国家发改委于7月29日发文批复同意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可研报告。这标志该工程进入全面开工建设阶段。

    批复明确该工程以城乡生活、工业供水和唐东地区农业供水为主。工程以丹江口水库为水源,自丹江口水库清泉沟取水,自西北向东南横穿鄂北岗地,沿途经过襄阳市的老河口市、襄州区和枣阳市,随州市的随县、曾都区和广水市,止于孝感市的大悟县王家冲水库。

    工程全线自流引水,利用受水区36座水库进行联合调度,设24处分水口。输水线路总长269.34公里,设计供水人口482万人,灌溉面积363.5万亩。工程总投资179.5亿元,总工期45个月。

    "一号工程"开工建设 鄂北人民将迎来幸福之水

    昨日,从北京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鄂北调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标志该工程由论证阶段转入全面建设施工阶段。

    鄂北调水工程是从根本上解决鄂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的重大战略民生工程,从2012年项目提出构想到可研报告批复,仅用了三年时间,创造了国内重大水利建设项目审批新速度。

    鄂北岗地是湖北有名的“旱包子”,据水利和气象部门统计,鄂北地区从1949年到1989年的41年间,平均每4年发生1次严重干旱或者特大干旱;1990年到2009年的20年间,平均每2年发生一次。当地老人回忆,鄂北的干旱由来已久,至少有上百年历史。

    2010年到2014年鄂北地区遭遇连续5年大旱,千条河流断流,千座水库低于死水位,九成塘堰干涸,城乡生活用水困难,农业生产无水可灌,众多企业因缺水限产或停产。

    民生的事就是天大的事。鄂北人民群众干旱缺水的问题牵动着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心。

    2012年7月29日,鄂北地区的随州、广水一带却连续5年干旱。省委主要领导在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全体成员会议上首次提出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的构想,要求省水利厅从战略高度研究鄂北地区长期缺水问题。

    当年8月7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襄阳部署台风“苏拉”抗灾救灾工作时,再次指示省水利厅要抓紧研究解决鄂北地区长期干旱问题,尽快拿出从根本上解决鄂北干旱问题的措施,并把该工程列为省委、省政府的“一号工程”。

    省水利厅规划设计人员只争朝夕,只用9个月就完成了《湖北省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规划》编制工作,2013年8月列入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全国抗旱规划实施方案》,并获得了水利部和省政府的联合批复。去年11月,项目建议书获国家发改委批复。2014年5月,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被列入国家重点推进、优先实施的172项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工程项目高位推进前所未有。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等多次现场查勘引水线路,研究部署协调督办相关工作,带队同国家有关部委负责同志沟通争取支持,推动项目迅速批复立项及开工建设。

    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推进,省委、省政府不等不靠,拿出2亿元作为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前期工作经费。前期工作从规划论证起步,到项目建议书审批,再到15项前置要件专题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报批,各项工作超常规、压茬推进。项目推进速度之快、效率之高,为国内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史所罕见。

    目前,生产性试验段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准备正在紧张开展,实施方案已经通过审查,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等工作全面展开。在组织完成工程招投标后,即可启动全面开工建设。

    再过不到4年,长期饱受干旱缺水之苦的鄂北人民将迎来“生命之水”、“生态之水”和“幸福之水”。(记者黄中朝)

责编:张涵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