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欧阳自远揭秘“出征火星”:火星轨道器+火星车

新闻中心 > 天下

2017-10-21 15:51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字体:

  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

  探月之后 出征火星

  火星,地球轨道外的第一个行星,千百年来人类最为关注的星球之一。随着人类深空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各航天大国对火星的探测热情已经超越了月球。

  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独家专访了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火星科学概论》主编欧阳自远院士,围绕时下人们最为关注的火星问题,揭秘探月之后,人类将如何出征太阳系中的“下一站”——火星。

  红色的星球:蓝色的梦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人类探测和登陆月球,最多只是跨出了自己的门槛,但我们始终被地球控制着、没有到达过更广阔的太阳系空间。”欧阳自远说,然而如今,人类长大了,探月工程的技术积累和人类对火星的观测研究让我们具备了“离开自己摇篮”的能力,是时候去太阳系中看看地球的“姐妹”了。

  在太阳系中,金星和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两大行星。为何各国航天机构都将探测重点瞄准在火星?欧阳自远认为,因为火星最像地球。

  第一,人类已经找到了火星曾有液态水活动的记录:干枯的河道、湖泊,北半球的海洋盆地,陡坡塌方引起的地下水涌出形成的冲积扇。最新研究认为,火星上的水很可能大量隐藏在地下。第二,中国科学家林杨挺团队关于火星陨石碳同位素的研究揭示,历史上火星很可能曾经存在过生命。这一研究是迄今能够证明火星上可能有过生命活动的最有力证据。第三,火星也有四季变化,火星上的一天跟地球上的一天相近。因此,火星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望改造成适宜人类生存的行星。

  不过,火星的自然环境与地球相比依然十分恶劣。例如,火星表面非常干燥、年平均温度零下六七十度、火星大气很稀薄、气压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一……因此,欧阳自远预测,把火星改造成宜居星球可能还需要多个世纪的不懈努力。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改造火星,把这些地下水引出来,让火星变成一个像我们地球一样的生机勃勃的蓝色星球,使地球、火星成为人类持续发展的姐妹共同体。”欧阳自远说。

  火星基地:强人工智能将是主力

  由于距离火星太远,火星探测器与地球之间的交流可能需要15至20分钟,通信延迟非常严重。因此,在欧阳自远看来,为人类移民火星打前哨并将发挥实质作用的将是一批基于强人工智能的高智能机器人,可以自主独立做出分析判断,而不是浪费太多时间等待地球发来的指令。

  在目前人类的探月工程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比如,中国的月球着陆器在软着陆月面时,就拍摄了4700多张照片,通过分析这些照片,着陆器可以自主选择一个能让自己的“四条腿”安全着陆的平面。“月球表面坑坑洼洼,在着陆器着陆区附近也有数万个撞击坑,在哪里着陆,身处地球的人类根本来不及指挥,因为将照片传回地球、再由地面发出指令传回月球车有明显的时间延迟,这就要依靠人工智能。”欧阳自远说。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