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辟谣!医保规定住院不能超15天?权威说法来了

新闻中心 > 天下

2018-08-14 03:08 来源: 中国之声
【字体:
  一段时间以来,“医保规定住院不能超15天”、“看病前要到社区医院转一下,否则不报销”等说法在网络传播,让很多人都弄不清楚医保政策到底是如何规定的。为此,央广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这些说法是真的吗?医保政策如何解读?


  网上有一种说法:“医保住院有天数限制,15天住院限制是铁规。”看到这种说法,不禁让人想问,如果是住满15天院之后,病人还需要继续治疗怎么办?是需要先出院一下然后再住回去?还是接下来的住院治疗就不能享受医保报销了?
  对于这种说法,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室主任陈秋霖介绍,医保政策中,没有针对病人住院治疗报销数额和住院天数的规定。但医疗机构有平均住院日考核,限定住院天数并不针对单个病人。现实中,有的患者住院时间过长,为了降低平均住院日,会有个别医院会要求病人出院,然后重新住院。
  陈秋霖:“从大制度角度来讲,没有说医保就限定了,比如说住院不能超过多少天,但是我们倒是有一些,比如说开一些药也不能超过多长时间,就是这种慢性病的药,它原来是我们说不能超过两周,因为后来发现这个老百姓不方便了,我到现在就开始可以长处方了。比如说长期服药的,它可能就两个月左右可以。”


  除了住院天数的限制,关于医保的传言还有一条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看病前要到社区医院转一下,否则不报销”。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实际上涉及了不少的医保政策。
  首先是到社区医院转一下,这里面“社区医院”是“基层首诊”,而“转一下”必然是转到更大更高级医院,这又涉及“分级诊疗”。而“不报销”则是指“基层首诊”是不是强制性的,在“不报销”背后,还隐含着“医保报销比例”的问题。陈秋霖解释,在我国目前的医保政策当中,基层首诊并非强制性的规定。
  陈秋霖:“目前来讲,我们国家现在对基层首诊没有采取强制手段,没有制度强制,那么这在其实在欧美很多国家,它这个守门人制度实际上是强制的。实际上在我们原来老的医疗体制下,劳保医疗公费医疗的制度下,实际上都是强制首诊的。你都需要到你的单位的医务室。我们就放开完以后,那么再要想重新来恢复做那个基层首诊的,实际上做强制转诊它是有难度的,这个老百姓是不太接受的。”


  一般来说,越是基层的医院,医保报销的比例就越高。也就是说,当前,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主要是通过报销杠杆来调节。基层诊疗报销比例比大医院高,以此鼓励引导患者去基层首诊,实现分级诊疗。不过,就目前来看,报销杠杆的作用还相对有限。陈秋霖解释,基层首诊是符合整个医疗体系的运转规律的,现在要通过医联体的构建,来推进基层首诊。
  陈秋霖:“一方面呢就是说确实现在老百姓习惯就是自己选择了,现在突然就强制他有这个接受度的问题。第二个,长期实际上我们现在不基层首诊以后,就是基层的服务能力是下降的,就是你首诊其实效果并不是那么好。我们现在为什么要搞家庭医生签约?搞家庭医生签约就是让签约医生和家庭之间有一个健康管理的关系,因为他了解这个病人,那么实际上也逐渐的会对这个病人有很大的帮助,然后逐渐建立一种信任。第二种方式我们现在做那个医联体,相当于把基层和上级医院它就是拢在一起,这个信任度啊各方面,包括一个医联体也会向下面下派医生,医生之间都会有这个联动这样能力的提升。”


  随着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享受到医保带来的实惠。同时,医保部门对医院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陈秋霖介绍,医保部门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总额控制,对于部分病种实行单病种限价,相应的病种不能超过一定的限额,但这些都是针对医疗机构的,是总量控制,并不针对单个病人。即使医院超过医保限额,也不会让参保人自付医疗费。
  陈秋霖:“医保做一点总额控制或总额预算,是必然的一个选择。但是整体支付方,包括政府对医院的控制,也不是说单一的就是个费用控制,还有质量控制,还有包括比如说你让他重复住院,你出去以后再来这不合适。所以这里面它也有一些质量,比如说这个复诊有多少啊?治愈率多少,平均住院日啊……这个质量指标也同时也要考核的,它是个综合考核。”


  【编辑:毕婷】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