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作业神器”一秒可出答案,是学习助手还是兴趣杀手

新闻中心 > 天下

2018-10-14 11:04 来源: 文汇报
【字体:


  ◆被搜题软件“绑架”的学生和家长不在少数。
  (均资料图片)


  家长用搜题软件检查作业结果。
  文汇报讯 国庆假期归来首日,沪上某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三年级数学老师却发现,班级里好几名学生作业的答案出现了“荒唐”“雷同”的错误。一问才知,他们都是抄了搜题软件上给出的错误答案。“这种情况不是第一次发生了。”这名数学老师无奈地摇摇头说,“学生大面积使用搜题软件,搜出的是答案,冲击的是课堂教学,毁掉的是对学习的兴趣、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如今被各类搜题软件“绑架”的学生和家长不在少数。业内人士指出,对于搜题软件的过分依赖,背后折射出的是家长在孩子教育上的焦虑心态。互联网时代,将会有更多的学习辅助软件走进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如何寻求一条多方共赢的路,需要学校、老师、家长共同解答。
  搜题软件十余种,“一拍秒出答案”吸引上亿流量
  浦东一所民办初中的学生小秋(化名)的手机里安装了三款搜题软件——小猿搜题、作业帮以及百度文库。“软件每天都在用,这是学生手机必备软件之一。”小秋刚刚升入预备班,每天作业做到晚上10点以后,“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软件的帮助作业要到几点才能完成。”
  “学霸都在用的智能学习平台”“扫码搜书,出整本答案”……若在手机应用中输入“作业”两字,十余款相关的搜题软件跳出来,类似的宣传语更是引人注目。相关调研统计显示,其中一款软件仅仅推出一年多,下载量就达到了1.6亿人次。
  记者随机下载了三款相关软件,并以学生身份登录后,上传七年级的数学和英语题目,不到一秒钟,各类软件都给出了相应的答案和解答过程、解答理由等。更有趣的是,部分软件还设置了家长和老师用户身份,家长用户只需将学生的作业上传,就能迅速判断出孩子作业答案的对错。
  不难发现,这些免费的搜题软件中,都链接有各种收费的学习产品。比如,题目搜出答案后,若想听老师的讲解,则需要付费。如果觉得某个知识点掌握得不够扎实,也能通过购买在线课程来“补差补缺”。软件中推荐的“中考满分作文”一栏里,几乎每篇文章都有数万、数十万的用户将其加入到自己的素材库里。
  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使用相关软件的学生比例也逐渐增多。“班级里,保守估计也有80%的学生在使用相关的搜题软件。”一名高中数学老师说。
  “秒出答案”的软件侵扰课后作业、冲击课堂教学
  记者调查发现,家长对各类搜题软件的依赖程度并不低于学生。一名民办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杜女士表示,按照学校要求,家庭作业都需要家长检查、签字。“家长早就不记得小学知识点了,奥数题目更是做不来。软件能给出一些知识点的介绍,对家长来说其实还是有利的。”
  市西中学一名高一学生也说,如果作业中遇到了不会的问题,数量较少也不方便一次次寻求老师的帮助,这时候,软件的启发就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名教育业内人士表示,作为信息社会、智能教育的辅助学习产品,此类搜题软件有一定意义。比如,对于学生来说,在家做题更方便,面对海量训练题目,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来选择,“比如,针对某个薄弱环节选题训练,进行突破。”
  但是,问题来了:具备自律性的学生能有多少?现在使用软件的情况“愈演愈烈”,甚至已经冲击到了课堂教学。沪上一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数学教师举例说,“有了软件的帮助,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来,老师没办法判断学情,如何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和习题内容,自然也会受很大影响。”
  更进一步说,是否有参考答案,直接影响学生的思考质量。“有答案时,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会沿着既定的方向发展,下次再遇到相关的题目,并不一定会做;如果是学生凭借自己的思考探索出解题思路,不仅印象深刻,更是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一名高中教师发现,不少学生平日里的作业情况表现非常好,完成准确度高,思路也清晰完整。但一遇到有监考的测验环节,不少学生却表现得无所适从,答非所问。深究下来,就是这种搜题软件“惹的祸”。
  人性化的作业布置能否将学生从软件中“松绑”
  学生也有自己的苦衷。小秋告诉记者,课后作业有些知识点课上没有讲过,不会做也是正常现象。更让学生倍感压力的是,如果课后作业出现错误,就要进行多遍订正,并用不同颜色的笔分别标注。“如果我的错题太多,第二天订正的量就会成倍增加。”
  据了解,部分学校教师还鼓励家长下载此类软件。两个孩子的母亲刘芳(化名)无奈地说,学校要求家长在作业本上签字——不仅要监督完成度,还要判断对错,这时家长只好求助软件。
  “家长和学生对于搜题软件的盲目依赖,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焦虑情绪。”静安区家庭教育中心主任陈小文分析说,任何学习软件的科学使用都需要学校教育改变已经习惯的追求正确答案的思路,也需要家长引导孩子完成客观的自我定位。“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能力,不能唯分数至上。在做作业过程中耐心陪伴孩子,培养他们发现和思辨的能力。”
  也有教育界人士表示,教师留作业是一门“艺术”。说白了,这些搜题软件其实是各类“旧题目”的试题集合,但凡老师对布置的作业题目进行些许创新,这类软件作用将被削弱。老师如果能够布置科学的、分层的、个性化的作业题目,也是让孩子从软件中脱离的方法之一。
  杨浦区打虎山路第一小学数学教研组长张丽提出,能否增加软件使用的年龄和时间限制,或者绑定教师、家长和学生的使用账号,让家长也了解孩子使用软件的情况等,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此外,老师要理解学生,如果当天作业太多、孩子状态不好,允许孩子在作业上“留白”,这种人性化的课后作业布置,才能让孩子回到独立思考的轨道上来。
  【编辑:毕婷】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