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经费分配图谱明晰,新能源汽车受“青睐”
经济参考报讯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经费分配图谱日渐明晰。《经济参考报》记者从科技部获悉,截至目前,今年重点研发计划共计立项640项,429家单位共获得127亿元国拨经费的资助,涉及社会发展、高新技术、农林科技以及基础研究四大板块的38个专项。其中,社会发展和高新技术两大板块合计投入近90亿元,占总经费的7成。而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专项”成为目前公布专项的“最大赢家”,新能源汽车项目则受到“青睐”。
专家表示,随着创新驱动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和科技体制改革红利逐渐释放,智能制造、农林科技、生物医药研发等领域,将在中央财政的扶持下迅猛发展。不过,要让有限的经费花在刀刃上,仍需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和配套措施。
整体来看,今年立项项目呈现周期短、单项资金强度变小的特点。“由于‘十三五’已经进入中期,距离‘十四五’只有两年时间,因此大部分项目的执行周期都不足5年,以3-4年为主。项目的经费强度也相应地由2016年的2400万元/项降低到2018年的2000万元/项。”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李红军博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具体来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经费2018年度在社会发展和高新技术两大板块分别投入50亿元和40亿元经费,占2018年度总经费的40%和30%。而农业板块投入保持稳定,2018年农林科技新批项目近100项,经费20亿元。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新增了“蓝色粮仓科技创新”和“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两个专项,预计安排10亿元的经费。
“百姓生活健康等方面项目目前依旧是投资重点。”李红军博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例如,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专项’本年度资助了55个项目、12.866亿元的经费,在所有专项中拔得头筹。政府大力推广的新能源汽车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2018年获得10亿元的经费资助,主要投向了电池、电机研究。”李红军分析称。
另外,从科研经费分配对象来看,127亿元国拨经费分配对象主要是科研院所、高校和科技公司。其中,公司偏重重大高新技术,科研机构和高校则以社会发展和基础研究为主,这一特点基本将贯穿整个“十三五”期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公司呈现“三足鼎立”之势时,民营企业力量稍显薄弱。今年来看,前三者项目和经费的比重约为4:4:2。项目在科研实力强的单位集中度较高,例如中国科学院系统共获得380余项、90亿元的经费,清华大学则是高校中的翘楚,三年共获得80余项、18亿元的经费,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因为从事轨道交通的研究,三年共获得11项、15亿元的“大单”。但是在获批项目中,民营企业参与度不高。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认为,应进一步增加基础研究和农林科技的投入和项目设置,因为基础研究是原始创新的基础,是理论创新的关键。
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方面,加强农林科技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十分关键。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应进一步加大对其投入,民营企业也应进一步介入产业核心技术的创新。
事实上,“十三五”期间国家对科研计划改革不断推进,继续简政放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现了包括预申报、预评审、答辩、上报等各个环节全流程痕迹管理以及公示制度,避免了暗箱操作。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为科技界创造一个良好干净的氛围。2018年10月份,科技部、教育部等五部门又发布了《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
“项目组织部门和专业管理机构需落实中央放管服精神,进一步简化项目立项、过程管理中的各项程序。科研工作者可合理使用项目经费聘请科研财务助理,将自己从琐碎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于科学研究。同时要加强自身、课题组成员以及学生的科研诚信建设,避免出现假实验、假数据、假结果、假论文。”李红军表示。(记者 钟源)
【编辑:吴蕾】
专家表示,随着创新驱动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和科技体制改革红利逐渐释放,智能制造、农林科技、生物医药研发等领域,将在中央财政的扶持下迅猛发展。不过,要让有限的经费花在刀刃上,仍需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和配套措施。
整体来看,今年立项项目呈现周期短、单项资金强度变小的特点。“由于‘十三五’已经进入中期,距离‘十四五’只有两年时间,因此大部分项目的执行周期都不足5年,以3-4年为主。项目的经费强度也相应地由2016年的2400万元/项降低到2018年的2000万元/项。”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李红军博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具体来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经费2018年度在社会发展和高新技术两大板块分别投入50亿元和40亿元经费,占2018年度总经费的40%和30%。而农业板块投入保持稳定,2018年农林科技新批项目近100项,经费20亿元。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新增了“蓝色粮仓科技创新”和“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两个专项,预计安排10亿元的经费。
“百姓生活健康等方面项目目前依旧是投资重点。”李红军博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例如,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专项’本年度资助了55个项目、12.866亿元的经费,在所有专项中拔得头筹。政府大力推广的新能源汽车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2018年获得10亿元的经费资助,主要投向了电池、电机研究。”李红军分析称。
另外,从科研经费分配对象来看,127亿元国拨经费分配对象主要是科研院所、高校和科技公司。其中,公司偏重重大高新技术,科研机构和高校则以社会发展和基础研究为主,这一特点基本将贯穿整个“十三五”期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公司呈现“三足鼎立”之势时,民营企业力量稍显薄弱。今年来看,前三者项目和经费的比重约为4:4:2。项目在科研实力强的单位集中度较高,例如中国科学院系统共获得380余项、90亿元的经费,清华大学则是高校中的翘楚,三年共获得80余项、18亿元的经费,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因为从事轨道交通的研究,三年共获得11项、15亿元的“大单”。但是在获批项目中,民营企业参与度不高。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认为,应进一步增加基础研究和农林科技的投入和项目设置,因为基础研究是原始创新的基础,是理论创新的关键。
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方面,加强农林科技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十分关键。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应进一步加大对其投入,民营企业也应进一步介入产业核心技术的创新。
事实上,“十三五”期间国家对科研计划改革不断推进,继续简政放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现了包括预申报、预评审、答辩、上报等各个环节全流程痕迹管理以及公示制度,避免了暗箱操作。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为科技界创造一个良好干净的氛围。2018年10月份,科技部、教育部等五部门又发布了《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
“项目组织部门和专业管理机构需落实中央放管服精神,进一步简化项目立项、过程管理中的各项程序。科研工作者可合理使用项目经费聘请科研财务助理,将自己从琐碎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于科学研究。同时要加强自身、课题组成员以及学生的科研诚信建设,避免出现假实验、假数据、假结果、假论文。”李红军表示。(记者 钟源)
【编辑:吴蕾】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