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单身者的世界充满淡淡的忧伤?

新闻中心 > 天下

2020-01-09 06:43 来源:
【字体:
  人固然要追求个性与独立,但同样也是一种社会化的动物,“责任”两字意味着,社会化存在的个体应当考虑整个社会的利益。
  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中国单身人口规模已达2.4亿,数量超过俄罗斯和英国人口总和。在庞大的单身人口背景下,顺势卷起单身经济新风口。国金证券分析认为,花钱买方便、花钱为悦己、花钱买寄托、花钱买未来,成为单身经济崛起中的消费动向。(1月7日《成都商报》)
  “单身狗”的世界,被称为“一个人的世界”。“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任性与自由,让很多人自觉与不自觉就步入其中。为何单身?有各种理由的解读与分析,诸如《单身社会》此类畅销书籍也应运而生。在经济层面,早在2001年就由经济学家麦卡锡在《经济学人》杂志中首次提出了“单身女子经济”概念。“单身经济”被贴上个性化、自由化和高贵化的标签,单身者也被冠以贵族的称号,诸如“孤独,是上天赠给一个人的美好礼物”“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愿你一个人活得精彩”等煽情的说辞,业已成为诸多单身者自解与旁证的理由。
  单身的本质是“功利的利己主义者”,一个人只要对自己好就行,其他的则退求其次。有社交但没有深入的交集,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圆圈,不会交叉更不会融合成同心圆。单身的理由有很多,比如物价太高、收入太低,没有条件去组建一个家庭,更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抚育下一代。“一个人过着挺好”的自我安慰,也衬托出“单身贵族”冷暖自知的无奈。他们的真实处境与状况,从火爆的单身经济可窥管见豹。单身或脱单,是每个人具有的天然权利,但还原单身们真实的人生场景,也是一种社会诉求和责任。
  单身意味着空巢,自然也就少不了孤独相伴。网络上此前曾流传着一张“国际孤独等级表”,从第一级的“一个人去逛超市”,到第十级的“一个人去做手术”,一个人逛超市、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等场景已经成为了很多“空巢青年”的日常。脉脉数据研究院曾对上万名职场人进行“孤独感”调查,有近61.47%的人平时会感到孤独。于是围绕单身现象的经济行动也日益兴起,网上曾经流传一个段子,即商人们“能给予你一切的消费需求,但除了爱情”。
  经济行为对单身的社会现象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对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也起着裹挟之效。当无数人在鼓吹“一个人世界”的精彩,对更多的未知者有着极强的诱惑力。独居也罢,脱单也好,生活状态不应只有唯一性。
  生活处处都有“围城效应”,“单身狗”看似光鲜的外表下,总有着淡淡的忧伤。孤独没有诗意般的美好,更是失落、空虚和寂寞的代名词,焦虑与抑郁是最大的负产品,当越来越多的人患了心理疾患,成为亚健康群体中的一员,“单身主义”的颂歌就具有某种原罪。更重要的是,人固然要追求个性与独立,但同样也是一种社会化的动物,“责任”两字意味着,社会化存在的个体应当考虑整个社会的利益。
  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在这场单身热潮之中,我们更多地强调了个体属性,而少了一些社会考量。单身是一种“生活的状态”,却未必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只对自己好”和“钱为己悦”的自我化,“ 一半是孤独,一半是狂欢”终归不应成为人生的常态。
  【编辑:谢源】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