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有多爱自行车?首都居民日均骑车总长能绕地球35圈
新华社哥本哈根8月8日电这个夏天,71岁的丹麦人本特·伯格原本计划与妻子前往南法度假。由于新冠疫情,夫妇俩不得不取消行程,购买了两辆助力自行车,将行程调整为在丹麦国内骑车度假。
与伯格夫妇想法一致的人不在少数。
八成丹麦自行车销售商表示,疫情期间他们变得格外忙碌,自行车的销售量和维修量大大增加,甚至有些供不应求。一位销售商透露说,自2007年经济危机之后,他们就没有这么忙碌过。
与去年同期相比,丹麦人在疫情期间的自行车购买数量增加30%至50%,并且“牛市”极有可能维持到今年下半年。自行车销售商们分析,疫情影响了民众的娱乐休闲活动和出国旅游计划,他们除了将自行车作为日常通勤工具之外,同时把骑车作为一种娱乐、健身和旅游的方式。
为啥都爱自行车
说起来,丹麦人热爱骑车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无论是首相还是平民,几乎人手一辆自行车,约有四分之三的人全天候骑车出行。
丹麦人骑车通勤、接送孩子、装载货物、观光旅行,自行车的使用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几乎完全不受年龄、性别和天气的限制。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艳阳高照,都能看到男女老少骑着自行车穿梭的身影。
丹麦第二大城市奥胡斯街头的骑行者。新华社记者林晶 摄
那么丹麦“全民骑车”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除了地势平坦的地理优势和长期形成的自行车文化之外,良好的自行车基础设施建设是引导民众加入“骑车一族”的重要原因。
以多次上榜“全球自行车友好城市”的首都哥本哈根为例,有62%的居民骑车上班或上学,人均每日骑车距离为3公里。如果将哥本哈根居民每天的骑车总长加在一起,可绕地球35圈。对于大多数居民而言,骑车是最便捷、舒适且安全的出行方式。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街头的骑行者。新华社记者林晶 摄
在哥本哈根,自行车路权获得极大保证,几乎所有的主要道路都设置了与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完全分离的自行车专用道,交叉路口也配备了安全设计,最大程度保障骑行者的安全性。
为更好地连接哥本哈根城区和周边区域,哥本哈根建造起总长约为500公里的超级自行车道,保证骑行者从出发点到目的地都能够有“高水准”的骑行体验,包括最直接的骑行路线、尽可能少的停车次数以及足够大的骑行空间。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街头的骑行者。新华社记者林晶 摄
此外,自行车和公共交通有较好的连接性。火车和地铁上都有停放自行车的空间,如果目的地太远或者天气突变,可以随时携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这极大地拓宽了绿色出行的活动范围。
在哥本哈根的内港区域,还有几座极具设计感和实用性的自行车桥,将间隔开的不同区域联结在一起,形成连续的道路网系统。其中有几座桥非常有代表性,例如自行车专用桥“蛇桥”、自行车和行人两用桥“亲吻桥”和“圈圈桥”。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街头的骑行者。新华社记者林晶 摄
手势规矩很讲究
由于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便捷的道路网,丹麦人骑自行车的速度也非常快。要在丹麦安全骑车,就必须严格遵循规定,使用正确的骑车手势,否则极有可能收到700至1000克朗(约合772至1103元人民币)的“巨额罚款”。
在日出前和日落后,骑车时必须开启前后车灯;如果要在路口和街边停车,不能急刹车,而是要一边减速一边举起左臂,向身后的车辆示意自己即将停车;如果要右转,必须伸出右手示意,给过斑马线的行人让行,且红灯禁止右转;在丹麦骑车禁止直接左转,需要“二次过街”,即先直行过街到路口停下,等到相交路口交通灯为绿灯,再完成左转。
快速、灵活、安全、舒适、健康,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像伯格夫妇这样的民众加入“骑行大军”,掀起一波新的自行车浪潮。(记者:林晶;报道员:于珂;制作:徐晓蕾、王申)
【编辑:符樱】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