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抠,也要抠出一条路来!”他在悬崖峭壁上凿出 “天路”


为了让“天坑”中的村民走出大山
一无钱、二无工具的他
硬是用最原始的方式
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一条 “天路”
为了让村民摆脱贫困
他硬是要搞发展打通致富路
他就是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
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毛相林

下庄村地处山谷底部,四面绝壁
从谷底到山顶的距离达1000多米
被称为“天坑村”
村里人要出村
就要在接近90度的悬崖上攀爬
世世代代几乎与世隔绝


1997年
接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不久的毛相林
偶然间看到过去同样封闭落后的邻村
家家电灯亮,户户电视响
他意识到想要缩短差距,只能先修路
于是,改变下庄困境的担子
落到了他的肩上

△图为毛相林动员群众参与修路
当时,下庄村修路还没有列入全县规划
缺乏劳动力
毛相林就在村民大会上给大家鼓劲:
“这辈人修不出路来,下辈人接着修
抠也要抠出一条路来”
号召在家劳力全都上工地
缺乏资金
他就带头卖猪卖粮,四方借款筹措
修路难,在悬崖绝壁上凿路难上加难
毛相林和村民们
以洞穴、岩壁作为安身落脚之处
白天腰系吊绳
用钢钎、大锤、锄头和双手
在近乎垂直的山体上
以最原始的方式步步向前凿进


晚上,为防止睡觉翻身掉下悬崖
在腰间拴根“保险绳”
绳子的一头拴在岩缝的老树根上

然而在绝壁上开出一条天路
远比想象的更加艰难
这期间,有6位村民先后献出了生命
那一刻,毛相林动摇了
他开始怀疑自己修路的选择是否正确
但当村里的老百姓
无论男女,都同意继续修路时
他含着泪告诉大家
“你们有决心,我更有决心!”
2004年4月,历时7年
一条长8公里的“天路”蜿蜒伸向山外
下庄村人终于能够走出“天坑”
出山公路修通后
毛相林又带领村民走上摆脱贫困的道路
种脐橙、种西瓜
积极动员有富余劳动力的家庭外出打工
2015年
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
2020年
下庄村人均收入达1.3万元
党龄29年的毛相林
曾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
“党员就要以身作则,
不要怕苦,不要怕累,要带头。”
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
毛相林以20多年的执着坚守
求证出自己的人生最大值
——“成为一名群众身边的好干部。”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贺方程】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