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第一观察丨何为教?何为师?读懂习近平的教育观

新闻中心 > 天下

2021-09-12 01:33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习近平总书记9月8日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对他们寄予殷切期望,并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


  党的十八大以来,几乎每年教师节、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都会用各种方式同老师同学们互动;在多次重要会议、考察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都对教育问题给予特别关注。一个个重要讲话,一次次互动交流,传递出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观”,引领着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重要基石
  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有多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有过明确的阐释:“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为了让教育的基石作用更稳固、更持久,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出台教育改革文件和方案达几十份,涉及教育评价、乡村教师、“双一流”建设、校外培训、学前教育等方方面面,教育改革发展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建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教育改革发展,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方向问题。
  我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教育发展之路。在多个不同的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这一问题。他指出,“可以借鉴国外有益做法,但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之所以取得显著成就,最根本的就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
  这既是经验,也是未来发展必须坚守的铁律。
  大先生
  “好老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总书记在回信中的话,体现了对教师要做“大先生”的殷殷期待。
  2014年教师节的前一天,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用了近三分之二篇幅,与大家交流“怎样才能成为好老师”,提出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标准。
  2018年5月,在北京大学同师生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又谈到好老师的话题,提出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2021年4月,来到清华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2021年4月19日,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清华大学考察。这是习近平离开学校时,同师生们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反复谈及这个话题,恰恰说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先生”的期待,正如总书记所言,“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接班人
  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才能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做新时代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智体美劳,一个都不能少。


  2013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市少年宫参加“快乐童年放飞希望”主题队日活动。这是习近平同孩子们合影。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2013年5月,在北京市少年宫,习近平总书记观看孩子们劳动,并勉励他们“从小就要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
  2016年9月,回到母校北京市八一学校,习近平总书记同正在训练的小球员交流,告诉他们体育对陶冶性情、历练意志有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化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在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在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第十九次会议时、在2021年6月到青海省西宁市文亭巷社区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校外培训问题。
  今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持续规范校外线上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从要求“呵护好孩子的眼睛”,到提出“让孩子们跑起来”,再到给中央美院老教授回信强调美育的重要性……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下一代的真挚关怀,也是对“接班人”的殷切期望。
  第一粒扣子
  立德树人,要抓住关键时期。
  正如穿衣服扣扣子,如果第一粒扣错了,剩余的扣子就难以扣好。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同师生座谈时就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这个道理,勉励青年学子“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习近平总书记还打过一个生动的比方,同样阐释了抓住关键时期立德树人的重要性: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需要思政课补钙壮骨、固本培元。
  “要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并为扣好“第一粒扣子”指明了途径和方法。
  人生出彩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饱含深情,振奋人心。


  在江西于都县仙下乡龙溪小学,乡村教师朱森林和学生们聊天(2021年8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怎样实现人生出彩?总书记这样说——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高校工作,始终关心和爱护学生成长,为他们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
  “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我们要用欣赏和赞许的眼光看待青年的创新创造,积极支持他们在人生中出彩,为青年取得的成就和成绩点赞、喝彩”。
  这背后有一系列的政策支撑:
  统一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统一学校基本装备配置标准,城乡义务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高校招生向贫困地区倾斜、“国培计划”、特岗教师招聘……中西部教育资源得到丰富和加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补齐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短板,让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
  让人生出彩、人人出彩,彰显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教育观的人民立场,以人民之所想、之所需,作为教育改革发展之所急、之所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来源:新华社 监制:赵承 策划:张旭东 主笔:胡浩 统筹:张晓松、邹沛颜、王绚、董峻 视觉 | 制作:姜潇、王秋韵)
  【编辑:戴容】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