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92年前,瞿独伊的父亲瞿秋白曾经在武汉主持中宣部和中共中央工作

新闻中心 > 天下

2021-11-26 21:03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编者按: “七一勋章”获得者、新华通讯社原国际新闻编辑部干部、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之女瞿独伊,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11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编辑在梳理相关资料时发现,瞿独伊的父亲瞿秋白曾经在武汉主持中宣部和中共中央工作。2019年7月15日,长江日报以《领导报刊宣传 为工农运动造势》为题回顾了这段历史。特重发此文,缅怀先烈伟绩。
  武汉市江岸区吉庆街126号,是一栋灰墙红门的两层小楼,繁华中静守岁月变迁。这里是汉口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暨瞿秋白旧居陈列馆。


  瞿秋白、杨之华夫妇在中共五大开幕式后的合影 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1927年初,与共产党合作的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中共中央各机关亦陆续从上海迁至武汉。同年3月,时任中共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局成员、宣传部委员的瞿秋白抵达武汉,先后主持中宣部和中共中央工作,汉口辅义里27号(即今吉庆街126号)成为中宣部办公地和他的住所。瞿秋白在这栋小楼里筹备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为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作序。
  日前,长江日报记者和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教授张秋实一起走进汉口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暨瞿秋白旧居陈列馆,追寻从大革命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开展报刊宣传工作的红色记忆。


  张秋实教授向记者介绍,油画中场景为瞿秋白深夜为毛泽东的《湖南 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作序 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在复杂斗争中领导报刊宣传
  提倡在工人农民中发展通讯员
  陈列馆大厅门口,瞿秋白的半身铜像首先映入眼帘,青年时期的他,清瘦的脸庞,浓密的头发,坚毅的目光,戴着一副圆框眼镜。铜像下方的生卒年月显示为1899-1935年,他被捕牺牲时年仅36岁。
  1927年2月中旬左右,中央宣传部主要工作人员黄文容、羊牧之先行到汉。3月,瞿秋白到汉,并以中央宣传部委员的身份,负责了一段时间宣传部的工作。不久,中央调其夫人杨之华也从上海来汉工作。当时的辅义里27号,楼下是中宣部机关,瞿秋白夫妇住在楼上。
  “瞿秋白那时才28岁,在汉期间非常忙碌,常奔波于中共中央各机关与武汉国民政府之间,在工农群众中做宣传鼓动工作。他白天工作一天,晚上还要在小楼里伏案写作到深夜。”张秋实说。
  展厅的透明展柜里,一张张泛黄的旧报纸,沉淀着中国共产党早期宣传工作的珍贵历史记忆。
  张秋实介绍,宣传鼓动战线是党的工作的重要方面,当时在武汉的进步报刊有《汉口民国日报》《湖北农民》《湖北工人》《湖北妇女》《革命商人》《青年之路》等,“瞿秋白对这些报刊非常重视和关心,把它们当做宣传国民革命、揭露帝国主义及封建军阀黑暗统治的武器和阵地。在复杂的斗争局势下,他领导报刊宣传工作,一直强调报刊是阶级斗争的武器。他指出,所登的文章,所发的消息,都要有鲜明的阶级性,但要讲究斗争策略”。
  《汉口民国日报》于1926年11月20日创刊,每天出版对开3张,发行量1万余份。名义上,它是国民党的报纸,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公开面貌出现的大型日报,也是共产党开展革命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其社长是董用威(必武),经理是毛泽民,总主笔先后为宛希俨、高语罕、沈雁冰(茅盾),20多位编辑、记者绝大多数是共产党员。该报在办报方针、宣传内容、经营管理上,都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指导。《湖北农民》的主编是陈荫林,也是共产党员。
  两报在宣传国共合作的武汉国民政府的革命政策、报道北伐战争的胜利、支持工农群众运动、揭露帝国主义与新旧军阀的罪恶行为等方面,旗帜鲜明,战斗力强,在全国及国际上颇有影响。张秋实认为,这与瞿秋白的领导作用分不开。
  1927年4月上旬,党中央决定让沈雁冰担任《汉口民国日报》主编。沈雁冰前去拜访监管宣传工作的上司、老朋友瞿秋白。
  “他精神焕发,但头发却留得很长,大概没有时间理发。他听说我要编《汉口民国日报》,就说当前的报纸宣传要着重这样三个方面:一是揭露蒋介石的反共和分裂阴谋;二是大造工农群众运动的声势,宣传革命道理;三是鼓舞士气,作继续北伐的舆论动员。”沈雁冰在《我走过的道路》一书中回忆。
  在汉期间,瞿秋白不管多忙,总要抽时间到宣传部,与具体负责同志商讨各阶段的报刊宣传方针。他要宣传部的同志定期到各报社了解出版、编辑、发行情况。每晚睡觉前,瞿秋白都要认真阅读各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来,他认为,办报和打仗一样,要知己知彼,及时了解敌我友的反映和动态。
  “瞿秋白还提倡在工人农民中发展通讯员,把报纸的根深深扎在群众中,这说明他是坚持走群众路线。”张秋实说。


  汉口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中展出的办公室复原场景 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瞿秋白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作序
  促成在汉发行第一个单行本
  陈列馆二楼展厅内,一本泛黄的书籍格外引人注目。这本书名叫《湖南农民革命》,左侧印有“汉口长江书店印刷”字样。“这就是毛泽东撰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张秋实说。
  1927年初,中共中央农委汉口办事处负责人毛泽东深入湖南农村进行实地考察,历时32天,走遍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5县,掌握了大量农民运动的材料和信息,写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给中共中央。
  当年,《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首先在中共湖南省委机关刊物《战士》周刊连载。但是,3月间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上只刊发了一部分,便被停发。
  张秋实介绍,瞿秋白到武汉读到毛泽东的这份报告后,很是钦佩和赞同,他第一个站出来为之叫好。当他知道这篇报告被禁止在党中央机关刊物上刊登以后,他感到既气愤又不理解。
  “这样的文章都不敢登,还革什么命?”瞿秋白吩咐秘书羊牧之与党在汉口创办的长江书店联系。4月,长江书店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出版了单行本。为大力宣传农民革命运动,瞿秋白计划要连续出版这方面的著作,所以将书名改为《湖南农民革命(一)》。“这也是《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历史文献出版的第一个单行本,它是在瞿秋白的直接促成下出版的。”张秋实说。
  1927年4月11日深夜,瞿秋白在百忙之中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写下序言:“中国农民要的是政权,是土地。中国革命家都要代表三万万九千万农民说话做事,到前线去奋斗,毛泽东不过是个开始罢了。中国的革命者个个都应当读一读毛泽东这本书,和读彭湃的《海丰农民运动》一样。”
  “瞿秋白是彭湃、毛泽东从事农民运动的最坚定的支持者。”张秋实说。瞿秋白深刻认识到,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中国无产阶级只有团结农民,与农民阶级组成同盟军,建立工农联盟,中国革命的胜利才有希望,而联合农民革命的关键,是解决土地问题,实现耕地农有。“这在当时,理论认识非常高,他把中国农民几千年来争土地、夺政权,为自身利益作斗争的问题看得很透彻,正是源自为民谋利的初心和使命”。
  张秋实认为,武汉之于瞿秋白,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地方。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承担救国救民的任务,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封建专制,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瞿秋白是党的早期领导人,他敢于追求真理,批评党内错误,关心党的事业,为工农群众谋利益,并为之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这是出于革命的初心和使命”。
  张秋实研究瞿秋白数十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被瞿秋白的担当精神、实践精神、奋斗精神所感动,“作为一名党史研究者,我更有责任和义务把革命先烈的历史事迹和革命精神传播出去、传承下去,不断发挥资政育人的作用,教育引导青年党员学子守初心、担使命”。


  汉口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暨瞿秋白旧居陈列馆 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400余名“红领巾小小讲解员”走进红色场馆
  开展志愿讲解服务
  传承红色基因
  每逢周末,江岸区铭新街小学的张梦琪就会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汉口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暨瞿秋白旧居陈列馆,以“红领巾小小讲解员”的身份,为前来参观学习的市民、游客提供志愿讲解服务。据悉,自开馆以来,共有40多名“红领巾小小讲解员”走进陈列馆,开展志愿服务。


  瞿秋白的卧室兼办公室 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2017年,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还在上小学三年级的张梦琪参加江岸区“红领巾小小讲解员”志愿者招募,正式成为一名“红领巾小小讲解员”。两年多来,她每周六走进陈列馆,每次开展约两个小时的志愿讲解服务,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讲解中共中央宣传部在汉历史和瞿秋白的革命事迹。
  “女儿非常喜欢瞿秋白这个历史人物,对有关他的影视书籍很感兴趣,做‘红领巾小小讲解员’也是一件很有意义、充满正能量的事情。”张梦琪的母亲陈俭梅说。陈俭梅认为,女儿走进红色场馆,在志愿讲解服务中学习革命先烈事迹,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这种形式很新颖、易接受,让孩子深受启发,对她的学习、生活、成长帮助挺大,“如今,女儿更加懂得和平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会了珍惜和感恩”。
  据介绍,江岸区为充分发挥辖区红色资源优势,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自2016年开始启动“红领巾小小讲解员”志愿服务项目,目前已连续开办四届,从全区各中小学校共招募400余名“红领巾小小讲解员”,开展志愿讲解服务。经过语言表达、形象礼仪、专业场馆知识讲解及实战指导培训后,“红领巾小小讲解员”利用周末和节假日,走进汉口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暨瞿秋白旧居陈列馆等8个场馆,讲解党史、国史,服务参观游客上万人次。孩子们通过“小手拉大手”,以实际行动忆初心、守初心,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追忆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长江日报记者谭德磊 通讯员祝丽芳 刘培 实习生张蕾)
  【编辑:姚昊】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