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为什么中国领导人要去俄罗斯?

新闻中心 > 天下

2023-03-18 19:26 来源: 朝阳少侠
【字体:

  外交部刚刚官宣 中国领导人即将访问 俄罗斯。此访既是 中国最高领导人三年多来首次访俄,也是新一届 中国 政府的外交开篇之作。在乌克兰危机进入紧要关头、是战是和前途未卜的当下, 中国走出这一步,国际 舆论高度关注,西方有些不三不四的说法。有必要厘清事实,以正视听。

  ▲ 中俄怎么发展关系,不必看别人脸色。

  一、 中国外交行动难道要看别人脸色?

  中国是 联合国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堂堂正正的大国。 中国坚定奉行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18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就在不久前, 中国顶住美西方压力,毅然接待白 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访华,两国元首握手相称“真朋友”。 中国领导人访俄同样是两个主权国家间的正常交往,不受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影响,更不需要看任何国家脸色。

  但 美国一些人显然不愿看到此访顺利成功。事实上,美方臆测、抹黑 中国领导人访俄计划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近段时间,美媒隔几日就会曝出此访时间的“最新版本”。 美国高官还不断鼓噪“ 中国正在考虑向 俄罗斯提供致命武器”,威胁 中国如果这样做,将面临“真正的后果”。

  美国越是这样“敲锣打鼓走夜路”,越暴露了自身心虚。近年来, 美国一手对中俄搞“双遏制”,一手在中俄间“打楔子”。乌克兰危机燃爆后, 美国一手借“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削弱 俄罗斯,一手推进“印太版北约”,拉近同盟体系加大对 中国围堵。

  美国想同时压垮中俄两个大国,只能是左支右绌,反而让中俄背 靠背协作关系越来越紧密。而中俄越是走得近、站得稳、发展得好, 美国就越担心害怕。早在1997年,卡特总统的 国家安全事务 助理布热津斯基就在《大棋局》中写道, 美国最大的潜在危险是 中国与 俄罗斯或许还有 伊朗结成大联盟。

  也要看清, 美国此举是一种典型的认知战手法:先是密集释放所谓 情报信息,“预言”中方可能采取的政策行动,再通过官、学、媒相互印证、反复渲染,以此来限缩 中国的决策空间,可谓一本万利。近期, 美国还大肆鼓噪所谓“今日乌克兰,明日 台湾”,捏造各种版本的“大陆武力攻台时间表”,营造兵凶战危氛围,也都是如出一辙的认知战套路。 美国就是要通过制造和加剧台海紧张拉西方盟友入局,在 中国周边复刻“乌克兰危机”,诱导 中国掉入同 美国对抗的“修昔底德陷阱”,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 2023年2月, 美国国会 共和党参议员乔希·霍利发表演讲,恶意解读 中国政策,大肆渲染“ 中国威胁论”,一名抗议者上台高呼“ 中国不是我们的敌人”。

  然而, 中国人不是吓大的, 美国这种纸老虎更不可能吓倒 中国。自1949年10月1日 毛泽东 主席在 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 人民 共和国的成立,漫漫七十余载筚路蓝缕,新 中国始终奉行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人从来不信邪、不怕鬼, 中国外交没有软骨,更没有媚骨,不会受到谁的胁迫就畏缩不前。 美国越是威胁讹诈, 中国就越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 独立自主作出判断抉择。

  ▲ 中国促成沙伊恢复外交关系,促进地区安全稳定; 美国通过向澳大利亚出售 核潜艇, 破坏地区和平稳定。

  二、 中俄正常交往何须遮遮掩掩?

  中俄是搬不走的邻居、拆不散的朋友,是朋友就要多走动、多交流,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中俄关系发展有着清晰的历史逻辑。70多年前,苏联第一个承认并与新 中国建交。2001年,两国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宣布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平等互利、世代友好的基本原则成为中俄关系的“黄金铁律”。中俄之间不是没有问题分歧,但双方始终努力通过友好协商找到解决方案。

  ▲ 1949年12月, 毛泽东 主席在莫斯科出席 斯大林的生日庆典。

  中俄关系发展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 俄罗斯有能源有土地, 中国有人力有资本,两国是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2022年,中俄双边贸易额突破1900亿美元,比10年前增长120%, 中国连续13年成为 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两 国大项目合作稳步推进,科技创新、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合作势头强劲,本币结算规模不断扩大。

  可见,中俄关系不是大哥小弟式的所谓“结盟”,而是堂堂正正、坦坦荡荡、互利共赢的君子之交。如果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松茂柏悦”。

  ▲ 2019年6月,中俄领导人共同出席莫斯科动物园熊猫馆开馆仪式。

  其实,无论是 中国还是 俄罗斯,谁又不想跟西方国家搞好关系、一起分蛋糕呢?但 美国不让啊!中俄不断做大“朋友圈”,推动各国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掌握前途命运,那岂不是动了 美国利益的奶酪?中俄带头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带领发展 中国家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维护以 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那岂不是在 美国霸权的太岁头上动土?

  于是 美国不断给中俄关系扣上“邪恶轴心”“威权联盟”的帽子,诬蔑中俄走近是对国际秩序的挑战,鼓动“美欧对抗中俄”的新冷战。然而, 美国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滤镜审视中俄关系,看到的只能是自己的倒影。

  近年来, 美国及其盟友们迷信霸权胁迫,用“ 民主对抗威权”虚假叙事挑动阵营对抗,热衷“筑墙设垒”“长臂管辖”“脱钩断链”。从北约到七国集团,从“五眼联盟”到“四边机制”,再到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 美国叠床架屋搭建“小圈子”,打 造反华反俄“辐轴体系”,试图将世界拖入 分裂和对抗的深渊,才是“当之无愧”的国际规则和秩序头号 破坏者。

  就在几天前,美英澳三国领导人高调宣布, 美国将向澳大利亚出售3艘美军现役最先进的“弗吉尼亚”级 核潜艇,后续可能再追加出售2艘。三个盎撒国家联手冲击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已经到了明目张胆、毫无顾忌的地步。

  ▲ 2023年3月,澳大利亚前 总理保罗·基廷在受访时表示,澳大利亚购买 美国 核潜艇是“历史上最糟糕的交易”。

  美国还在紧锣密鼓谋划第二届“领导人 民主峰会”。2021年,拜登 政府就曾撺掇首届“ 民主峰会”,妄图以 民主之名拉帮结派、打压中俄,结果却沦为应者寥寥的“翻车现场”。如今, 美国还想再给病入膏肓的美式 民主打强心针,结局可想而知。

  越来越多人正在看清,当前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不是什么“ 民主对抗威权”,而是霸权与反霸、强权与公理之争。只要中俄肩并肩站在一起,国际秩序就乱不了,世界公理就倒不了,霸权主义就长不了。这也是广大发展 中国家的共同心声。

  三、 中国高举和平旗帜何错之有?

  乌克兰危机已逾一年,欧洲在流血, 美国在偷笑。但有没有乌克兰危机,中俄领导人都会保持正常交往和互访。

  就在 美国一面源源不断向乌克兰输送武器,一面又威胁 中国不得向 俄罗斯提供武器支持时, 中国不声不响地促成沙特 阿拉伯和 伊朗在北京对话,推动这对“宿敌”在断交七年后同意恢复外交关系。消息传出后,许多发展 中国家真诚为 中国点赞,感谢中方发挥的建设性作用。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感叹,先知 穆罕默德曾说过“求知,哪怕远在 中国”,现在可以说“求和平,哪怕远在 中国”。也有一些人酸溜溜地问,为何 美国在中东“苦心经营”多年,促成和解的却不是 美国而是 中国?

  原因很简单, 中国没有私心杂念,不玩阴招损招,什么事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有利于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我们就会做什么事,因此得到了各方的信赖。3月16日,秦刚国务委员兼外长与乌克兰外长库列巴通话时,乌方也祝贺 中国近期成功促成沙特 阿拉伯与 伊朗和解,赞赏中方发布的关于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文件,希望同中方保持沟通。

  一年来, 中国一直以自己的方式为推动乌克兰局势缓和发挥建设性作用。中方发布的立场文件,核心就是劝和促谈,体现了一贯平衡理性、公道正派、标本兼治的 中国风骨和 中国智慧。我们有理由相信此次访俄期间,中方也将一如既往为和平发声,为和平尽力。

  ▲ 2023年2月, 联合国 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表示,中方发布的《关于 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 中国立场》文件是一项重要贡献。

  不想让乌克兰危机降温的一直是 美国。战事一年多来, 美国多次利用军事援助影响战局走向,动辄用上百亿美元巨资把乌克兰诱入万劫不复的“无底洞”。早在开战之初,俄乌双方曾多次举行和谈,甚至早在2022年3月就对草签和平协议达成共识。然而, 美国援助“及时赶到”,一切都回到原点。

  中国本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和当事方,却屡屡因乌克兰危机登上 美国媒体的头条。 美国一些人总想把 中国同乌克兰危机扯上关系,不停鼓噪 中国“不应支持 俄罗斯侵略”,必须“发挥作用劝说 俄罗斯止战”,潜台词就是要甩锅推责,把危机延宕不止的症结归咎于 中国。

  解铃还须系铃人。解决乌克兰危机的钥匙不在中方手中,而在美西方手中。美西方如果真心希望中方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就应支持配合中方努力,停止幕后操盘、拱火浇油,停止转移矛盾,停止对 中国的诬蔑抹黑,甚至威胁制裁。

  ▲ 中国援助诠释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大国担当,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和长期赞誉; 美国通过军事援助四处拱火,将战乱和动荡带到世界各地。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无论为中俄还是为世界,我们都有理由期待 中国领导人这趟友谊、合作、和平之旅。

  【编辑:谢源】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