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高清图看细节,南海沉船捞出了哪些“宝贝”

新闻中心 > 天下

2024-06-15 16:05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近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最新成果,共提取出水文物900多件(套)。经考古调查发现,遗址保存相对完好,年代比较明确,不仅是我国深海考古的重大发现,也是世界级重大考古发现。

  发现于2022年10月的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位于海南岛与西沙群岛之间的南海海底,遗址水深约1500米,是我国首次在深海发现的大型古代沉船。两艘沉船的年代分别属于明朝正德、弘治年间。

  一号沉船遗址遗物包括并不限于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竹木器等,数量超10万件。三个阶段调查共提取出水青花、青釉、白釉、青白釉、红绿彩、珐华、单色釉、素三彩等瓷器,酱釉陶器,铜钱等文物890件(套), 部分瓷器外底有款,款文有“福”“正”“太平”“吴文自造”等。二号沉船遗址由核心区和散落区组成。核心区南北长约21、东西最宽约8米,以排列整齐、堆叠有序的原木堆积为主,另有少量陶瓷器、铅锡器等。散落区可见陶瓷器、螺壳和零星原木等。三个阶段考古调查从二号沉船遗址共提取出水原木、瓷器、陶器、蝾螺壳、鹿角等遗物38件。

  “一号沉船满载外销的陶瓷器,二号沉船装载了从海外输入的木材,推测一号、二号沉船皆为民间私人贸易商船。”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馆员宋建忠介绍,一号沉船始发港可能为广东或福建沿海,前往贸易中转地马六甲;二号沉船可能在马六甲装载原木,返回广东或福建沿海港口。

  一号沉船出水精美艳丽的珐华器,在该沉船中是首次发现。珐华,又称“珐花”“法花”“法华”,是一种以陶或瓷土为胎,施蓝、绿、白、紫等各色中温釉,采用沥粉之法勾勒纹样轮廓,二次烧成的器物。

  二号沉船的乌木也是沉船考古的首次发现。据了解,乌木是种名贵木材,可以用作药材,还可以制作家具和雕像、筷箸等小件。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保存相对完好,文物数量巨大,年代比较明确,是我国深海考古的重大发现,实证了中国先民开发、利用、往来南海的历史事实,再现了明代中期海上贸易的繁盛景象,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的水下考古工作,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从近海走向深远海,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来源:新华社)

  【编辑:张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