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记者唐婕 通讯员李小芬 蔡林杰) 深入长江水下40米,打造一座“文化水晶宫”……继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新华网的镜头推荐之后,央视网也于近日走近长江设计集团,聚焦由该集团设计的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典范工程——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白鹤绕梁留胜迹,石鱼出水兆丰年。”常年淹没于江水中,顺江而卧的白鹤梁,记载了自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以来1200多年间72个年份的枯水水文资料,过去仅在冬春枯水季节露出水面。三峡大坝蓄水175米后,白鹤梁永远沉入江底。
而如今,一座90余米的电梯,成了古人和今人文化、科技的接力赛道。乘梯而下,游客便到达长江水下约40米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参观廊道,一睹石鱼风采。
在长江三峡文物保护工程中,白鹤梁水下原址保护工程是难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投资最多的项目。
长江设计集团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项目技术负责人吴建军介绍说,白鹤梁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科学和艺术价值,保护工程遵循原址、原样和原来的环境的“三原”原则。前后论证十年、提出了7个保护方案,项目最终采用“无压容器”对水下题刻进行“原址保护”,使我们得以领略白鹤梁千年的历史人文和风俗民情。
白鹤梁上的石刻,是世界水文化的瑰宝之一。致力于水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长江设计集团围绕其独有的水文化,打造科技和人文的完美融合,展示了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创新成就,同时也开创了就地保护水下遗产这一国际先例。项目先后获得FIDIC(菲迪克)工程项目优秀奖、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一等奖等国内外众多荣誉,引领中国水文化走向世界。
(值班总编辑 蔡早勤 值班主任 徐嘉潞 值班编辑 代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