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增强自信志存高远,不负嘱托建功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考察回访记之一

新闻中心 > 天下

2024-11-07 08:32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要增强自信、志存高远、协同发力,在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不断建功立业。

  ——习近平

  高新大道楼宇林立,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武创院)矗立其间。

  11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观看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成功案例展示和科技创新成果,了解推进科技创新的举措,同科研人员和企业负责人深入探讨交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六次考察湖北武汉,四谈科技创新。

  这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要增强自信、志存高远、协同发力,在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不断建功立业。

  殷殷嘱托谆谆教诲时常萦绕在科研人员、企业家耳畔。

  市民参观武创院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成功案例和科技创新成果。 长江日报记者 胡冬冬 摄

  总书记对案例和成果很了解,问得非常专业

  习近平总书记走向武创院本部大楼时,武创院院长李锡玲内心激动不已。

  “总书记对湖北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成功案例和科技创新成果很了解,对项目细节问得非常细致、非常专业。”李锡玲深深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湖北推进科技创新的举措。

  李锡玲回忆,总书记走过一楼展厅外墙时看到“因聚而变,惟创则新”的理念。她向总书记汇报:“武创院的作用就是把湖北省科创供应链的各种创新资源集聚起来,进行深度融合、催化、裂变,让科教人才优势转化成创新发展优势。”

  “我们要做科学家的助跑者、企业家的加速器。”李锡玲说,在湖北省、武汉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武创院创新性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转化应用体系,通过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率,从而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成功率,缩短科技成果转化周期,更好地培育新质生产力。

  作为湖北省、武汉市重点打造的新型研发机构,武创院自诞生之日起,便承担着赋能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重大使命。正式启动运行两年多来,武创院一直努力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径、新模式,孵化赋能了200余家科技企业,集聚国际国内创新创业人才700余人。

  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要增强自信、志存高远、协同发力,在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不断建功立业。

  “总书记的话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李锡玲说,将牢记嘱托乘势而上,更好地把湖北武汉科教人才优势转化成创新发展优势,在湖北武汉及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贡献更大力量。

  湖北大力推进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湖北科创供应链线上平台的展示屏幕上显示,平台已“链”接企业超4.7万家,累计采集企业需求2.9万项,完成需求对接7612项,数据每天都在不断增长。

  这一平台被业界称为“科创淘宝”。技术、人才、金融、应用场景,举凡企业急需的创新服务,都可以在平台“下单”,系统会进行智能“撮合”,高校、科研机构等响应“接单”,提供解决方案。

  我们将不负期望勇攀技术高峰

  “劳动者1号”人形机器人,由武汉格蓝若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蓝若公司)和华中科技大学陈学东院士团队联合攻关研发,是湖北自主研发的首个智能人形机器人。

  来到“劳动者1号”身旁,习近平总书记详细询问了这款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研发进度等。“我向总书记汇报,它可以代替人去偏远山区的变电站进行值守、巡检,明年可以开展小批量的试用,希望它能尽快走进电网被真正使用。”格蓝若公司董事长窦峭奇介绍。

  1.8米的大高个、95公斤的强壮身板,能搬运40公斤的重物,陈学东院士为它取名“劳动者”。现场,格蓝若公司生产的超精密主动减振器、超精密运动控制系统等产品也在展示。

  窦峭奇说:“当面聆听总书记教诲,我心潮澎湃、倍感振奋。当下是中国最好的创新时代。我们要做有志有为的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要将技术研发、企业经营与国家命运环环相扣、紧密相连,为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增光添彩。”

  窦峭奇还说,科技创新是一条艰苦卓绝的路,格蓝若一路走来,始终坚持价值链高端的技术研发。他表示,总书记勉励湖北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格蓝若作为湖北科技创新“链主”企业,要主动担当、奋勇作为,引领湖北省人形机器人、精密运动控制等产业协同创新、集聚发展,努力成为全国创新链中的重要一环。

  宜昌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发集团)党委副书记、湖北三峡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李少平在“资源共享”展台前等待习近平总书记。

  这是他第二次近距离见到总书记。他清楚地记得,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考察,强调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这次要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的黑磷产品正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成果。”一想到这,李少平就万分激动。

  “黑磷是怎么生产的?主要用在哪些方面?总书记问得很细致。我向总书记介绍,黑磷从磷矿石提取,是一种新兴的二维半导体材料,在光电器件、新能源电池和工业催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李少平向总书记详细汇报了黑磷的生产过程和主要用途。他们突破了黑磷大规模制备技术,在全球首次突破百公斤级的一次性制备,生产成本比同类产品降低3个数量级以上。

  “习近平总书记听完我的汇报很高兴,不停点头。”李少平说。

  湖北三峡实验室,由兴发集团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武汉工程大学、三峡大学等10余家单位共同组建。通过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三峡实验室整合省内外的科研力量集中攻关,在全球率先实现多项技术突破,推动磷化工产品从“论吨卖”变为“论克卖”。

  几分钟的驻足,让李少平切身感觉到了总书记对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的鼓励和关怀。“我们会继续攀登技术的高峰,不负总书记期望。”李少平说。

  武创院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成功案例和科技创新成果展厅。 长江日报记者 史伟 摄

  总书记十分关心产品上市时间,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分秒必争

  在“共投共担”项目成果展台前,习近平总书记驻足细心察看,关切地询问这些展品的转化应用情况。武创院院长助理王慧中对这一幕印象深刻。

  王慧中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这些是武创院生命科学工具产业研究所基于政府、产业方、社会资本等多方“共投共担”,重点打造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填补了相关心血管疾病缺少精准诊断工具的临床空白。

  在成果转化初期,武创院先用“拨转股”方式支持早期高风险项目,产业方也投入部分资金,一起匹配团队、市场、政策等方面资源,分担技术产品化的风险,帮助企业快速起步。待项目成熟后,再用共同发起的产业基金进行投资,分担产品商品化中的市场风险。

  “对生命健康领域的创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非常感兴趣,看得格外认真。”王慧中记得,习近平总书记走向展台,细看整齐摆放的一排瓶罐容器,里面装着液体试剂。

  王慧中向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介绍了三款产品,暴发性心肌炎精准诊断试剂产品,基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汪道文团队成果转化,为全球首创血液检测方案,对临床辅助诊断暴发性心肌炎具有极高的价值与意义;心梗后心衰早期预警检测试剂产品,基于北京安贞医院李玉琳团队成果转化,填补临床缺乏心梗后心衰预警工具的空白;主动脉夹层精准诊断试剂产品,基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杨毅宁团队成果转化,是全球首个主动脉夹层精准鉴别诊断产品。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这些产品什么时候能够上市,能够更好地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当我回答道,‘产品目前处于临床阶段,计划明年上市’,习近平总书记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频频点头。”王慧中说。

  截至目前,武创院生命科学工具产业研究所已经孵化了9个科学家与临床医生转化项目,并通过产业基金投资了6家科学仪器企业,政企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生命科学工具领域的转化生态已初步建立。

  “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我们。”王慧中感慨地说,“我们深知肩负的责任重大,将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增强自信、志存高远、协同发力,沿着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之路坚定前行,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造福人民。”

  立足实际需要推出更多好产品好创新

  “总书记走到工业仿真分析软件的演示屏幕前仔细察看,非常关心软件的产业化进展情况。”武创院智能工业软件研究所所长、武汉十沣总经理孙佳说,聆听着习近平总书记一句句关切的询问,深深感受到使命在身。

  “我们的努力被看到了,我感到特别激动和自豪。”孙佳说,这款国产自主可控的仿真分析软件,依托中国科学院陈十一院士团队成果,在去年由武创院智能工业软件研究所研发完成,实现结构、流体、电磁、声学等多物理场仿真分析,满足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电子等行业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

  “总书记的话说到我们心坎上了。我们埋头苦干,已经成功从0到1,下一步是要把这些工业软件放在一个个场景中,通过用户的反馈实现技术迭代。”孙佳介绍,智能工业软件研究所一方面链接大湾区数字创新中心的科研成果资源,一方面结合相应产业的实际应用需求,开放合作、共同开发。

  “工业仿真软件不是科学家在实验室做出来的,一定是用户用出来的。通过用户使用过程中的一次次迭代,让软件精度越来越高,让更多行业和企业用到更好用的仿真工具。”孙佳说。未来,智能工业软件研究所将进一步结合湖北省先进制造领域龙头企业的实际需求,集成工业软件产学研用等创新要素资源,加强工业软件的产业化应用,助力先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看到总书记迎面走来,武汉市聚芯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聚芯微电子)创始人刘德珩紧张了许久的情绪放松了下来,他与上一个汇报人之间的距离不到3米。“在听上一个人介绍汇报时,我就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声音平和,非常和蔼可亲,很关心我们的工作。我迫不及待地想向总书记汇报。”他说。

  当习近平总书记走到面前,目光落在芯片样品上时,刘德珩开始介绍:“这是由武汉市聚芯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并实现突破的光线传感器芯片,将其直接放在手机等电子产品屏幕下,隔着屏幕接受和感知外界微弱光线,‘蒙上眼睛’完成光线亮度感知、色温感知和距离感知。”

  2023年,这类芯片在国内首次实现量产,已大量应用在国内外主流手机品牌,迎来“全面屏”时代。2024年实现量产出货3亿颗以上,占领全球市场20%的份额。

  “我向总书记汇报,我们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合作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在欧洲等地设立的研发中心持续吸引优秀人才,与武汉本土科创人才、资源相结合,大力开展创新研发。”刘德珩自豪地说道。今年5月,湖北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欧洲分中心在比利时瓦隆大区新鲁汶市中比科技园(CBTC)揭牌,聚芯微电子也“借船出海”,继续深化与欧洲人才的合作。

  当习近平总书记询问对外合作方面时,刘德珩回答,立足武汉的科创力量,结合本土设计和创新能力,企业多地人才合作进展顺利,能够很好地坚持自主创新、科技创新,推出创新产品。

  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要增强自信、志存高远、协同发力,在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不断建功立业。刘德珩倍感振奋,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

  “我们会牢记嘱托、接续奋斗,立足实际需要推出更多好产品、好创新,参与到国际化的行业竞争中,在芯片领域成为一个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刘德珩说。

  (采写:长江日报记者高萌 杨佳峰 朱佳琦 秦璟 统筹:胡雪璇 郑汝可)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