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的王亚(化名)在社交平台发布观看《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帖子,获得上百万阅读。
她就读于牛津大学,是一名中国留学生,得知《哪吒2》定档,为了看电影,她第一时间向学校请假买了回国的机票,这是她近5年来第一次回国过春节。
许多人不理解王亚为什么会看一部电影那么多遍,但她自己知道,《哪吒2》对于她而言,不只是电影,还是对已故母亲思念的寄托,是排解孤独的“小金鱼”。从《哪吒1》到与《哪吒2》重逢,5年时间里,她形容自己像哪吒一样经历了一场重生。
以下是王亚的自述。
罹患重伤,母亲去世
像哪吒一样经历重生
12月10日,我上完文学课讲座走出牛津大学的教室,无意间在手机上刷到《哪吒2》定档大年初一的消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下回国机票。英国这边是圣诞节和复活节放假,春节期间照常上课,我至少有五年没回国过春节。
请假前,我顺便问清楚春节期间要交的论文和作业,在之后的两个礼拜,我把作业提前做完,一切都安排妥当。1月28日这天,“海螺声响起”,我乘上回国的飞机,历时13个小时,跨越九千多公里,与《哪吒2》相会。
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会回国看36遍《哪吒2》,甚至我爸爸还跟我打赌,“你看10遍肯定就会吐”,但我看了36遍还没有吐。要不是因为回来上学,我可能还能继续看下去。在我的至暗时刻,《哪吒1》给了我光,它不只是我喜欢的电影,还是我人生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王亚观看电影的电子票。图/受访者提供
随着宝莲盛开拉开电影序幕,在电影院里,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是啊,又见面了,仿佛回到了5年前看《哪吒1》的时候。不同的是,这次变成了我一个人看电影,当年在我身边陪我看《哪吒1》的人——我的妈妈,她已经去世了,而在几个月前,我的外公也去世了。
五年间我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甚至像哪吒一样经历了一次重生。19年夏天,我的左腿半月板撕裂,由于发现得晚,不得不把左腿一部分半月板切除,腿部肌肉因旧伤恢复得很慢,我在家里躺了一个月不能动弹,担心这一辈子都站不起来。
又临近中考,我的学习成绩一直都非常好,家里人从不会给我压力,但我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以至于整个夏天,我的心情都很差。
妈妈看到《哪吒1》很火,便带我去看电影散散心,她推着轮椅带我进电影院。我记得很清楚,看的时候我从头到尾一直在笑。从那时直到现在我都没能想到,也不敢相信,这是我和妈妈最后一次进电影院看电影。
其实她去世前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我在学校上课的时候,老师把我拽出来,后来警察来了,告诉我,“你的妈妈意外去世了”。
我真的感觉像龙筋被抽掉似的,整个人六神无主。你发现你每天回到家,跟你分享生活的人不在了。我是个内向的人,母亲没去世前,我跟父亲像敖丙与东海龙王,他工作很忙,我们没怎么打交道。
那段时间,父亲还要忙着管弟弟的中考,已经焦头烂额——弟弟一直是个像哪吒一样的叛逆“魔童”。后来我即将高中毕业,着手准备申请牛津大学的笔试和面试,还有我的腿伤,做了个大手术,要每天做康复训练,所有的事情都只有我一个人扛着。
哪吒系列是至暗时刻的光
遗憾母亲没能看到第二部
我经历过抑郁,患上过暴食症。我发现人受到创伤之后,会特别想回到小时候,我那时候想到的方法是疯狂地看小时候看过的上海制片厂的动画片,还有重复地看《哪吒之魔童降世》,能让我找回一点安全感。
母亲去世前一个礼拜,我们还聊到《哪吒》的剧情,我特别欣赏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个性。正巧那时候哪吒系列官方前传漫画《敖丙传》出来,一个月更新两次,很多绝望的时刻,想到月底漫画会更新,就感觉生活又有了期盼。
那么多年来,我仿佛一直都在重塑自己的肉身,《哪吒》系列的作品,陪伴我度过了人生的至暗时刻,他们已经像我妈妈一样,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当我回国看完《哪吒2》,我感觉冥冥之中饺子导演好像知道我这些年的遭遇,第二部中刻画的许多桥段,都跟我的经历如出一辙。
例如我的弟弟,他比哪吒还“哪吒”一点,他敏感、有容貌焦虑、叛逆、好强,家里大部分的精力都用来管他,他经常在学校闯祸,要请家长,或者要写道歉信,生气了有时候会在家里砸东西。
家里从不允许提我任何表现好的方面,我考试得奖了,考上牛津了,基本上在家也不提,因为怕让他心理不平衡。我以前跟他简直是水火不容,但现在我们的关系好多了。
我有时候会调侃,因为弟弟,我爸像李靖那样白了头。但他更像是东海龙王敖光,也是单亲带娃,其中一个还是“魔王”。他对母亲很好,会义无反顾地为了孩子,把鳞片薅光,送孩子去上学,有种敖光让孩子考公务员的感觉。
他在家里比较强势,家里的大事一般都是他拍板,会一直为弟弟的学业和未来担心。母亲去世之后,他也像第二部的敖光一样幡然醒悟,认为不该给弟弟那么大压力,现在他基本不会对弟弟有什么要求,觉得每天能开开心心,走自己的路就足够了。
我更像是敖丙,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出众,一般家里老人唠嗑,我就是他们的王炸牌。我比较外冷内热,是典型的infj人格,表面上话不多,但内心比较丰富,跟敖丙一样,是个安静的犟种。
跟电影情节很像的是,有时我会跟敖丙一样,替“哪吒”代打。弟弟只要睡一觉——像吃了一颗“迷迷眠眠丹”,一觉醒来,我帮他把文书都修改完了。
哪吒与敖丙。图/受访者提供
还有第二部中,哪吒和敖丙进昆仑山见金吒和木吒,敖丙一直安慰哪吒,但其实他的两个哥哥下场都不太好,死的死,伤的伤。他们不停地讨论哪吒的哥哥,其实无形中一直在刺痛着敖丙。我仿佛身临其境,当我身边不知情的人说到妈妈的时候,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我自己没有妈妈。
印象深刻的还有哪吒跟他母亲殷十娘那个未完成的拥抱。妈妈去世之前,当我需要安慰,她不会说很多话,而是直接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我跟哪吒的反应一样,感觉“怪肉麻的”。虽然说不会拒绝推开,但还是很不好意思。
哪怕是到了国外读书,我也不习惯拥抱,跟别人打招呼只会安静地在一旁说“Hello”。哪吒说又不是见不到,但有时候,真的第二天就见不到了。
至于我的妈妈,她带有电影里各种家长的特质,她对孩子的教育是鼓励主义。为了家庭和孩子,她付出了太多,辞掉工作,到人生地不熟的外国,陪伴我和弟弟读书。
母亲无论自己有多崩溃,也不让别人知道,她给周围人的感觉永远都是笑嘻嘻的,非常阳光地支持所有人,这也是我觉得非常遗憾的一点,因为当时我们都太小了。后来她患上抑郁,不幸离世。周围会有很多人说她不够强大,为什么丢下我们走了,实际上,如果没有经历过别人的一生,你其实没办法共情,也没办法批判。
她是家中长女,有弟弟和妹妹,因为家庭原因,外公外婆觉得她一个女孩子没必要上大学。所以她上了中专,毕业之后去读护校当了护士,对比她丈夫是博士毕业,她没有多高的学历,这一点成了她的心结。她到了外国,语言不通,也没有什么人能够交流。她有点像敖丙一样,她是条龙,龙应该在水里。
留学之后与申公豹共情
很开心能成为“百亿项目”的精神股东
很多人质疑我看那么多遍《哪吒2》浪费家里人的钱,但其实我花的钱都是用存下来的奖学金,用了还不到一半。也有很多人在网上调侃我是百亿项目的精神股东,我很开心我能参与进来。
《哪吒2》定档之后,网上大部分跟电影有关的活动我都参加了,比如一些二创海报比赛,比如深圳举办的线下展。虽然人没到场,但是我都有提交作品。在我比较黑暗的时候,小时候的动画和《哪吒》系列成为我的精神支柱,帮我缓过来,陪我走出来,所以说这会让我有种回馈的感觉。
王亚。图/受访者提供
2月6日我回英国读书之前,我一个人最后去看了一遍《哪吒2》,当时不知道会这么火,没准我夏天回去还会看。当时看最后一遍的时候,我以为是在院线里最后一次看它,有一种告别的感觉,然后给自己加油鼓劲,坐上飞机继续到“玉虚宫”修炼。
所以这次回来也跟申公豹共情了,我虽然没有他百多年没回过家那么夸张。他相当于一只豹子精,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修炼,有的时候难免会感觉紧张自卑,这种时候他跟家人会难以启齿。
在他弟弟心中,他像榜样一样,他在外面哪怕混得不好,也不忍心跟家里人说。在牛津大学,我是文学系唯一的中国人,有时那些白人会盯着我看,觉得很奇怪。
这种时候我更能理解申公豹和敖丙,他们必须要通过自己的实力去改变一些东西。但是有的时候,人心中的成见也确实是一座大山。
当时在网上分享我看36遍《哪吒2》的帖子,是为了纪念我跟这个系列电影的感情,不只是喜欢电影本身,还是对已故母亲的一种纪念。
有人问我,你反复看了36遍哪吒,像极了《百年孤独》里晚年的奥雷里亚诺上校,反复把金子融化打造成小金鱼,又把打造好的小金鱼融化成金子一样。
我当然也感到很孤独,特别是母亲刚去世的那段时间。当看完《哪吒2》,哪吒和敖丙也都失去了母亲,从某种角度而言,我不是一个人,这种时候会让我生出一种陪伴感,你并不是孤立无援的。
不过渐渐地,我已经学会和孤独相处了,毕竟没有人能陪你一辈子。
(来源:九派新闻 记者:黄家樑 制作 :万璇 吴迪 吴祈)
【编辑:符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