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黄冈:改革“亮剑”激活“诗与远方”新动能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黄冈

2022-06-23 00:00 来源: 黄冈市文化和旅游局
【字体:
  党的十九大以来,湖北省黄冈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进文旅强市建设为主题,以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突破性发展文旅产业为主线,不断深化文化和旅游改革,激活 “诗与远方”新动能。


  公共文化示范创建的“中部样本”
  黄冈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公共文化领域历史欠账较多。五年来,黄冈市抢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历史机遇,聚焦建设文旅强市目标,组织实施事关文化发展、文物保护开发利用、旅游业发展等重大改革事项30多项,剑指文化民生短板,推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等重大改革举措,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18年,黄冈市全面启动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部)创建。全市上下结合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努力克服疫情、汛情等不利因素,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全民共建,围绕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加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健全公共文化保障机制,踔厉奋发,攻坚克难,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全面完成各项创建目标任务,打造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中部样本”。2021年7月26日,黄冈市被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坚持高位推进。黄冈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工作为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功能性、主导性重点工作,主要负责同志直接上手、强力推进,市县两级将创建工作纳入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党委政府综合目标考核体系、重大改革项目和重点督查内容,为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提了坚强组织保证。
  ——坚持顶层设计。黄冈市政府先后出台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规划、领导小组议事规则、过程管理实施办法等50多份文件,科学统筹示范区创建和经济社会发展,运用“一线”工作法、“五步”工作法、“倒推”工作法、“搬石头”工作法等科学方法,大力实施1+N标准体系建设、公共文化设施覆盖等“六大工程”,实行工程化实施、项目化推进、清单化管理,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推动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坚持强化保障。以达标建设为引领,坚持以增加财政投入为主导,市县乡村整体联动、国资民资同向发力,按照新建一批、改扩建一批和整合一批的原则,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办法加速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建设,补齐公共文化硬件设施短板。
  ——坚持全民参与。在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和争取项目资金的同时,引导能人回乡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和投入方式,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的新路子。
  五年里,黄冈共投入资金近200亿元,新增市级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6.4万平方米,县、乡、村三级文化场馆115.3万平方米,每千人占有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425平方米,居湖北省前列。
  文化建设军民融合的“老区传奇”
  2018年,黄冈市与浙江金华、新疆和田同被武警部队和文旅部列为全国“文化建设军民融合发展试点”地区,围绕“增强军民凝聚力、提高部队战斗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试点目标,努力打造富有黄冈特色的文化建设军民融合发展先行区,谱写了革命老区新时代新传奇。
  ——牢记嘱托强担当。黄冈把文化建设军民融合试点工作纳入地方政府和部队建设总布局,纳入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和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过程,黄冈市政府牵头组成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从设施网络、活动开展、经费支撑、人才队伍等4个方面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形成“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生动局面。
  ——构建平台强网络。高标准建成50个军地文化活动场馆、100个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武警支队图书分馆和16个大(中)队图书室、32个班(排)图书柜及24小时自助式图书馆,打造黄冈支队“一馆”“两道”“三墙”“四站”红色营盘,推出“四条红色之旅”,广泛开展看红色电影、唱红色歌曲、读红色书籍、讲红色故事、征红色格言、走红军足迹“六红”系列活动,进一步盘活了黄冈特色红色文化资源。
  ——传承文脉强军魂。精心设置“聚魂套餐”,开设武警支队“红色夜校”,编印数十种教材和读本,以“永跟党走”的信念锻军魂;广泛开展学传统、学战例、学战将“三学”活动,以“不胜不休”的精神鼓士气;组织“红色故事读书会”,学习董必武“党要我做抹布,我就做抹布”、李先念“连降六级也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感人事迹,以“朴诚勇毅”的传统强作风;组建武警“红安红”宣讲队、文旅“红色文艺轻骑兵”,走村串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展示老区官兵和文化工作者良好精神风貌。
  ——打造品牌强引领。文化和旅游部门组织创作生产《大别山母亲》《槐花谣》《铸魂天山》等20多部红色精品大戏,拍摄电影《英雄无悔》,推出《情系大别山》等100多首红色歌曲;军地共同举办黄冈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戏曲文化、东坡文化、民俗文化研学展览、联创联演活动,共同创作大型历史歌舞情景剧《红》,共建58个红色教育基地、223个将帅故居联系点,形成辐射112个自然村的“红色课堂”。
  五年间,黄冈通过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秀文化,打造文化建设军民融合发展“基准版”,走出一条从“撬开门缝”到“登堂入室”的破茧之路,以文化力量赋能黄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黄冈秘卷”
  五年来,黄冈市坚持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通过理念、思路、方法、作风“四大转变”,探索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机制,创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机制,构建大别山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机制,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旅游消费升级,持续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5A级景区创建,深化文旅及相关产业融合,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市文旅事业和产业呈现稳中向好、质效提升的强劲发展态势。
  ——实行整体联动。黄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工作,将文化旅游业提升到“五大支柱产业”的战略高度来谋划,把文化旅游产业链作为服务业的主攻产业链,先后成立高规格的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等机构,市委、市政府连续召开高规格的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对旅游发展的重大事项进行安排部署,统筹各县(市、区)和社会力量协同推进,持续构建大文旅产业格局。
  ——加强规划引导。编制《黄冈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黄冈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黄冈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等3个总体规划和《黄冈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黄冈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等8个专项规划,印发《黄冈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实施方案(2020-2022年)》《黄冈市2022年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9个行动方案,出台《关于推进文化产业突破性发展的意见》《加快文化旅游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文化旅游业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的若干措施》,为文化旅游业发展提供规划引领和政策支撑。
  ——狠抓项目建设。建立文旅重大项目统筹推进工作机制,一批项目纳入国家开发性金融支持文旅领域重点项目库和湖北省“十四五”文旅产业重大项目库。湖北省交投、鄂文旅投、湖北省联投、湖北丰太集团、北京房建等一批战略投资者先后开发建设麻城龟峰山景区、黄梅非遗文化旅游区、蕲春李时珍文化旅游区、罗田薄刀峰景区、浠水三角山度假区等旅游项目,提档升级黄冈旅游产品。
  ——推进“文旅+”融合。加快文旅与交通、农业、工业、教育、体育、商务、科技等行业融合发展,新修旅游公路480公里,新建旅游交通标识标牌323处,全市74家3A以上景区均修通等级以上公路;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1家,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2家,省级休闲农业重点龙头企业园区41家,50多个村被中央7部委纳入国家乡村旅游富民工程项目,英山神峰山庄、罗田燕儿谷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创建工业旅游景区2家,蕲春李时珍医药集团申报创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评定“黄冈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35家;举办“挺进大别山”漂流赛和自行车赛、汽车拉力赛等“挺进大别山”系列体育赛事,黄冈市荣获“中国漂流谷”称号;举办大别山(黄冈)世界旅游博览会、黄冈地标优品云上博览会暨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地标优品进入全市3A级以上景区;建成“黄冈文旅云”数字化平台、黄冈智慧文旅监管服务平台,实现“一部手机游黄冈”。


  2021年,黄冈市共接待游客418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3%、19.8%,恢复到2019年的97%、98%,旅游发展综合评估和游客满意度评价连续3年进入全省前列。今年前5个月,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黄冈仍接待游客20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实现72.3亿元。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渐好转,6月21日,湖北省全面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团队旅游及 “机票+酒店”业务,黄冈文化旅游市场正在迎来整体回暖复苏。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