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今年小麦病虫害防治难在何处?如何保丰收?专家这样说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经济

2022-03-27 21:14 来源: 湖北日报
【字体:


  3月27日上午,荆州市荆州区菱湖农场,连片麦田,碧绿如洗。两名农机手正驾驶着自走式打药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喷洒施药。他们正面临一年中最艰难的“硬仗”——防控小麦赤霉病。
  降雨频繁加大病虫防控难度
  小麦赤霉病是我国小麦产区常发性重大病害,发生流行不仅直接造成产量损失,而且发病后产生的真菌毒素(DON)污染麦粒,导致小麦质量下降,甚至失去食用或饲用价值。选用抗病品种是控制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防治策略之一。目前,生产上抗赤霉病小麦品种严重缺乏。抓住小麦抽穗扬花这一关键期,提前喷药预防是当下控制赤霉病发生最切实有效的措施。
  据省植保总站统计,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约1600万亩,每年防治面积近2000万亩次,时间紧、任务重。受粮食收购价格低、农资价格上涨等多因素影响,农民种粮比较效益低、病虫防控积极性不高。各地在短时间内要保证资金、人员、物资到位,开展统防统治、群防群治,需要做大量动员工作。更不利的是,我省常年4月份降水偏多,打药时段与连续阴雨天气高度吻合。雨天不但无法打药,雨后气温升高、田间湿度加大,还会加重病害程度。
  小麦赤霉病发病后再喷施药物,为时已晚。近年来,受春季雨水多、极端气候频发、秸秆还田等因素影响,我省小麦赤霉病发生较多,成为制约我省粮食生产的主要生物灾害之一。
  湖北“虫情”牵动北方麦区
  3月11日全国春季小麦条锈病防控视频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康振生特别强调,要严密监测湖北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控制好这个“病窝子”,坚决阻击病害向东向北扩散,引发更大的安全风险。
  除赤霉病外,今年我省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也备受关注。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方德宏介绍,湖北是我国小麦低海拔适宜生长区的最南端,在全国小麦条锈病大区流行中起重要桥梁地带作用,也是我国条锈菌最重要的冬繁区之一。我省每年冬前都承接大量从西北和西南两个方向随季风气流传入的条锈菌夏孢子,一旦条件适宜,不但在本地流行为害,还会为黄淮海等北方小麦主产区提供大量的菌源,对当地小麦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湖北抓好条锈病防控,不但是为本省粮食增产保丰收做贡献,也是为减轻其他省份防控压力和全国小麦增产丰收做贡献。
  专家研判,当前我省条锈病发生处于流行初期,现在病情轻,不代表后期发生就轻。若不加以控制,在合适气候条件下极易爆发,防控措施不可掉以轻心。
  强化属地管理,夺取“绿色”丰收
  3月23日全省春季小麦病虫防控现场会上强调,各地要落实重大病虫防控政府主导、属地责任、分类管理的防控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以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全力抓好以小麦赤霉病、条锈病为主的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多地早谋划、争主动。
  襄阳市自去年秋播以来,已组织市、县、乡300多名植保人员开展了6轮小麦病虫害普查,对赤霉病、条锈病、纹枯病、麦圆蜘蛛等重点监测和预警。以高素质农民培育、基层体系建设等项目为载体,采取现场授课、网络直播等多种方式,开展小麦重大病害防控技术与防控专题培训,全市100多个乡镇、2500多个村、2600多小会场、近10万人收听收看。
  天门市政府列支专项资金,支持病虫测报和防控工作。市植保站整合利用中央救灾资金、省市级项目资金120万元,通过政府采购服务的方式,在10个小麦主产乡镇整村推进小麦赤霉病统防统治5万亩,辐射带动全市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目前防治用药、植保专业合作组织已经全部到位。
  要丰收,更要“绿色丰收”。荆州市以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发动村民以村组为单位开展群防群治。持续推进应用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控、科学安全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全市小麦药剂拌种或包衣技术应用面积180.2万亩,占总播种面积74.5%,建设小麦病害绿色防控暨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示范区58个,为有效防控小麦病害提供技术支撑。
  据了解,3月中旬,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牵头已组派22名专家、分5个小组赶赴9个地市、19个县区,实地查看小麦苗情、病虫情,与当地农技人员共同研判制订后期夺丰收技术措施。省植保总站制定出台2022年小麦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全力打好春防春治第一战,湖北严阵以待。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彤 通讯员 徐荣钦 张求东)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