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方煜——大科学装置布局需战略性留白
方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现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及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2009年获深圳首届设计之都十佳规划师。2010-2013年代表住建部参与联合国环境署UNEP组织、覆盖6国的“东亚海协作体(COBSEA)国际海岸带空间规划管理”项目,主持完成了住建部“一带一路”空间战略研究及全球指数发布、粤港澳大湾区观察蓝皮书及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等课题,以及大量不同类型的规划设计项目,包括深圳光明科学城系列规划、湖北东湖科学城战略规划、深圳罗湖口岸综合规划及技术总承包、大前海战略规划、深圳都市圈规划、广佛融合空间战略规划、四川芦山420灾后恢复重建等具有影响力的规划项目。 主持项目先后获国际ULI大奖、首届大湾区城市设计实体大奖、詹天佑奖、全国优秀规划/勘察设计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省部优一等奖5项等数十项省部市级获奖项目。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未来的科学突破有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建设科学城、布局大科学装置时,需要战略性留白。”
“国内大循环背景下,谁能够抓住国产替代的高端空白,谁就能脱颖而出。”
“风景是催生创新的磁场,高端人才需要咖啡、艺术和绿径。”
6月8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方煜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专访时,结合他主持深圳光明科学城系列规划、湖北东湖科学城战略规划、大前海战略规划、全球城市价值研究等项目经验,对湖北东湖科学城的规划建设提出建议、分享思考。
湖北东湖科学城核心区效果图。(武汉东湖高新区供图)
他表示,建设湖北东湖科学城,与北京怀柔科学城相比,其紧邻核心城区的区位更好;与上海张江科学城比,空间更充足;和深圳光明科学城比,科研机构和大学优势更明显。“无论是在规划还是实施层面,湖北东湖科学城若能将分散的比较优势转化为集成的综合优势,实现若干领域的国产高端替代,将为国家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湖北创建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以及地区经济发展贡献核心价值。”
1、大科学装置是“奢侈品” 诺贝尔物理学奖近半来自大科学装置
研究表明,1950年以前,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只有1项来自大科学装置;1970年以后,逾四成来自大科学装置;1990年以后,这一比例提升至48%。
大科学装置也被称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指通过较大规模投入和工程建设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目的的大型科研装置或设施。
“依托大科学装置,科学家将挺进科技无人区,完成从0到1的原始创新。”方煜表示,大科学装置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所以它天然具有稀缺性,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奢侈品”。
如今,美、英、法、日等国的科学城都有多个大型科学装置,每个国家一般都有两至三个重要大科学装置在世界排名顶尖。我国的北京、合肥、上海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也各自拥有其世界级的科学装置,如上海的光源,合肥的托克马克、稳态强磁场,以及北京即将建设的全世界最大的北京光源。
“大科学装置的另一个核心特点是‘成群’。”方煜解释说,随着前沿学科不断交叉融合,单个科学装置在单个领域创新面临局限性,多个大科学装置可演化为分工协作、开放共享的集群,形成依托大科学装置集群建设的重大创新基地。
放眼全球,美、德、英、日等国均依托大科学装置群,建立了综合科学中心,比如美国纽约湾区的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旧金山湾区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等。
“由于大科学装置建设周期长,而未来的科学突破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大科学装置的规划需要统筹近期与长远、大尺度与中小尺度结合。”方煜特别提到,既要建设成效快、周期短的大科学装置带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也要在规划中进行战略性留白,特别是在交通、环境等配套好的核心区域,储备后续科学城竞争的优势资源。
2、 聚焦芯片、显示行业跨代技术 布局国产替代高端空白
“除了前沿基础创新,国产替代高端环节的空白技术,湖北东湖科学城可以重点布局。”方煜表示,“谁能够抓住国产替代的高端空白,谁就能脱颖而出。”
他认为,湖北东湖科学城规划范围内芯片和显示面板等产业特色明显,拥有一批核心企业,与武汉城市圈内的鄂州、黄冈、咸宁等城市距离适中,并正在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体系。“虽然和全球最高标准相比尚有差距,但只要大科学装置作用发挥得当,形成跨代的全球技术优势,完全有机会形成中部科学中心,在全球科技创新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大科学装置一般分为专用研究设施、公共实验平台、公益基础设施三类,不同种类的大科学装置与产业创新结合的紧密度不同。方煜建议:湖北东湖科学城应大力建设和产业创新关系更加密切的公共实验平台类大科学装置。
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光谷90%以上的高科技企业携带武汉高校基因,85%以上的科技成果转化来自高校,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比达到世界一流科学城水平,“湖北东湖科学城有机会建设一个和产业应用紧密结合的应用型科学城。”
“深圳光明科学城也是以公共平台类科学装置为主。”方煜介绍,国家超算深圳中心是大规模科学计算和工程计算等的重要依托,中能同步辐射衍射极限光源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和先进制造等领域工业创新的源头,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在EUV光刻技术、量子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应用极广。
其他已建成的三大科学城,也是各有侧重——
怀柔科学城距核心城区相对较远,专注于基础研究,所在地北京的大科学装置、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是武汉的3倍、上海的2倍。
张江科学城紧邻上海市中心,重点推动小而精的应用转化,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达到350家,跨国联合创新特色明显。
合肥滨湖科学城规划的大科学装置区面积最大,侧重于科学发现,全超导托克马克、强磁场、等离子设施分别位列全球第一、二、三。
3、 风景是催生创新的磁场 高端人才需要咖啡、艺术和绿径
“一流的科学装置如果离开了一流人才,将难以成就。”方煜表示,科学城的核心是科学家。
放眼全球一流科学城,均集聚众多世界顶尖科学家和科研院士。日本筑波科学城汇聚了日本四成研究人员,诺贝尔奖获得者6名。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科学城常住人口中有71名院士,近200名教授。上海张江科学城聚集国内院士46名、海外院士8名。合肥滨湖科学城拥有107位国内院士,其中大科学装置区高学历工作人群占比达56%。
湖北东湖科学城所在的中国光谷,集聚了42所高校、56家科研院所、72名两院院士、30余万名专业技术人员和80多万名在校大学生,是中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
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打造科学家的家?专访中,方煜提供了对科学工作者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的系列数据。
根据深圳光明科学城调查统计,领军科学家70%以上的休息时间喜欢亲近自然与运动,登山和滨水步道都是“刚需”。
科研中坚力量一般具有多元的国际教育背景,对高品质的交流空间需求较高,喜爱咖啡馆等空间。
年轻的科研人员需要抚养子女、赡养老人,注重家庭和服务配套,同样爱好艺术、运动、独处,因此生态环境优美的艺术馆等文化服务设施必不可少。
“高端人才需要咖啡、艺术和绿径。”方煜谈到,武汉是百湖之市,东湖科学城江湖相济、山峦相映、城湖共融。“优质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激发灵感,是催生创新的磁场。”
针对科学工作者工作时间规律、工作时间长、生活简单、相对年轻化、国际化、高流动等特点,方煜建议,湖北东湖科学城要针对需求精准提供高品质的城市服务设施,特别是在建设初期,以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通过交通枢纽设施的建设,引导和调整现有武汉城市圈的交通布局,提高飞机、高铁、地铁等连接东湖科学城和世界各地的通达能力,将东湖科学城从城市交通的末端变为中心,加快各类优势资源集聚。
4、 边规划边建设 总规划师和总建筑师全程服务
“和其他已基本建成的科学城相比,湖北东湖科学城在边规划边建设的过程中面临更大挑战,更需要以建设为导向,统筹科学规划,创新规划编制方式,推进建设进展。”方煜说。
他建议,湖北东湖科学城可搭建以空间纲要为基础、以项目建设为导向的“穿透式规划”体系,从规律探索、空间保障、项目抓手、政策四个方面,推动科学城规划从宏观到中微观层面落地。
他以深圳光明科学城规划建设为例进行阐述。
在编制完成空间规划纲要后,光明科学城陆续开展了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大科学装置集群概念性城市设计、法定图则调整等一系列深化工作,并设立总规划师和总建筑师的“双总师”制度,对项目策划规划到项目建设实施进行全过程技术咨询顾问服务,对科学城建设提供伴随式技术支持。
服务于开发建设,光明科学城制定了以行动计划为核心、以项目库为抓手的开发建设“作战地图”。在同步推进轨道交通、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森林运动公园等一系列建设的同时,编制开发建设实施方案,将土地空间安排和各类开发建设项目落实到实施主体,以“结构性项目优先建设、非结构性项目阶段性完善”为原则,处理建设先后顺序。
(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真真 通讯员 张隽玮)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