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国货品牌借双11强势出圈 更多年轻人为“热爱”买单 销量现爆发性增长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经济

2022-11-04 14:37 来源: 极目新闻
【字体: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周丹
  一年一度的双11正火热进行中,“年轻人为什么更爱买国货”“00后为何爱买国货美妆”等与“国货”相关话题,最近相继登上微博热搜。
  极目新闻记者梳理各大电商首轮战报发现,尽管平台各不相同,但数据中均有一个共同点:国货品牌表现亮眼。在手机、家电、数码等智能产品赛道,国货品牌呈现压倒性优势;此外,潮玩、宠物、母婴等新兴赛道上,国货品牌亦占据半壁江山;还有不断涌现的国产美妆,也俘获了众多少女的心……
  不可否认的是,国货越来越潮,也越来越红了。
  数据显示
  国货势头强劲
  “我们国货真的有好东西”“在李佳琦直播间下定金的,居然几乎全是国货品牌”“以前对国货一直有偏见,用过后发现真还挺不错的”……
  10月31日晚8时,无数“晚八人”开始支付尾款,锁定尖货,网友们纷纷将自己的购物体验分享到了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记者梳理发现,其中不乏对国货的赞美之词。
  “薇诺娜、小奥汀、out of office、郁美净、大宝、花西子、完美日记……”网友“球球”表示,自己今年囤了很多国货,除了美妆产品外,衣服、鞋子也在穿国潮系列。
  如今,有这样购物喜好的网友不在少数。
  随着众多国货品牌日益崛起,“粗糙、低档、山寨”等负面评价正逐渐从国货产品身上剥离。而双11这样的大促,恰是一次国货实力的集中展示。
  天猫数据显示,双11开卖一小时,珀莱雅、薇诺娜、自然堂、花西子等国货品牌接连破亿,紧追国际大牌。在102个首小时成交额过亿的品牌中,国货品牌占比过半,成为今年天猫双11一大亮点。
  10月31日晚8时至11月1日24时,京东累计售出商品超5.5亿件,成交额前20位的品牌中,中国品牌占比高达80%;珀莱雅、百雀羚等253个美妆国货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0%。
  特卖电商唯品会数据也显示,今年双11开售1小时,国内知名品牌销量出现爆发增长。运动品牌方面,鸿星尔克销量同比增长142%,回力销量同比增长45%。美妆品牌上,玉兰油销量同比增长81%,百雀羚销量同比增长52%,欧诗漫销量同比上涨63%。
  从多个电商平台数据中可以看到:国货崛起态势强劲,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品牌自身
  也在不断发力
  为何国货品牌近年来愈发受到关注?
  家住武汉东湖景园小区的王勤,是一名95后女生,今年双11,她购买最多的是美妆护肤和服饰类产品,和以往追求大牌明星产品或是进口轻奢品牌不同,今年她的购物订单中超过八成都是国货品牌,“大部分是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被‘种草’的,不仅是我,身边不少朋友也转战国货产品了。”
  王勤说,相较于国际大牌,国产品牌价格有很大优势,性价比很高,“很适合像我这样的年轻人,没有那么高的消费能力,而且现在国产品牌的质量也挺不错,使用感受不输大牌。”
  国货的受宠少不了品牌本身的发力。
  国货美妆品牌花西子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旗下蜜粉产品的包装,最早与市面上大众蜜粉一样,都不带镜子,且盖子与主体是分开的。在与用户沟通中得到反馈:这样的设计不便在户外补妆,盖子容易丢失。随后设计团队多次进行调整,推出了私模版的蜜粉,镜子、盖子和盒子融为一体,使用体验更好。
  记者翻阅相关产品评价看到,的确有不少消费者提到了外包装的设计更加人性化,因而复购。
  据华泰证券统计,今年双11,薇诺娜、珀莱雅、夸迪等头部国货美妆品牌,预售首日销售额均大幅高于去年同期。虽然预售前几日的销售情况并不代表双11全周期的销售情况,但值得关注的是,头部国货美妆品牌在销售榜单中的排名还在继续提升。国货美妆产品的价格带已经不低,与外资品牌价格的下限逐渐靠近,这意味着消费者为国货买单的意愿增强。
  坚持研发
  方能行至更远
  不过,“国货”二字,也并非拯救所有国产品牌的灵丹妙药。
  在今年双11预售中,曾被喻为“国货之光”的某国产美妆品牌,就消失在了前20行列。随后便传出其“过于注重营销,没有一款能打的产品”等言论。
  艾媒咨询CEO张毅指出,一些国货品牌目前存在过度包装的问题,是为了“潮”而“潮”,实际上品牌内在并没有下真功夫。
  武汉大学经管学院吴先明教授认为,从前不少国货品牌一直带着“平替”“廉价”的标签,知名度也不高,导致消费者视国外品牌为“王道”。但现在国货在原料、技术、审美上不断创新,加之电商平台的宣传,年轻一代消费者开始愿意为国货买单。国货美妆品牌研发也将有更充沛的成本预算,从而持续提升实力和市场份额。
  “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为自我认同、价值感买单,而电商平台恰好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收集、反馈洞察用户的审美、需求,从而推动国货更迅速落地。”吴先明教授告诉记者,同时,直播带货日渐被接受以及社交平台的发展壮大,也消除了多年来国货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感,大家可以看到更多更直观的真实分享,这也让消费者对国货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和了解。
  “尽管目前国货的设计与之前相比有很大的进步,但也有痛点亟待解决。”吴先明教授提醒,大量涌出的国货品牌,通过较高的性价比来吸引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满足了年轻人的消费需求,然而,很多年轻消费者“入坑”国货,却“始于价格,终于产品”。这就告诉我们,国货不能永远单一主打“性价比”,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忠诚度,是在于它的新品研发,以及品质的稳定性。此外,在高端化方面,国货也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