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抓住“药引子” 发展产业链
割秧、揭膜、翻挖、晾晒、烘干……正值当归、柴胡等中药材采收加工的季节,兴山县水月寺镇高家坪村农户正趁晴采收当归。
“今年我家种了3亩当归,公司给我们提供种苗、肥料和指导,还签了保底收购合同,我们种起来非常放心。”当地农户万秀知边挖着药材边说。
万秀知口中的公司,是润德堂农业公司。公司负责人李思峰介绍,为了发展中药材产业,公司采取“3+4+3”模式,村委会、合作社、农户联合实施;统一供应种苗、统一提供肥料、农药等投入品、统一种植技术规程、统一采收加工;建设种苗繁育基地、产品加工基地、精选仓储基地。今年在县镇两级政府的支持下,公司年加工中药材230吨,带动全村38户农户种植当归182亩,户均增收2500元。
为抢抓中药材产业链建设契机,兴山立足毗邻神农架“中华药库”资源优势,提出了“建基地、育龙头、提品质、促融合”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思路,以中药材生产专业村、特色乡镇创建为抓手,以主体培育、品牌创建、产地初加工能力提升为重点,完善药材生产、加工和经营体系,促进“药、旅、养、文”融合发展。今年,全县发展天麻、百部、当归、白芨等中药材4.9万亩,创建4个中药材生产专业村,支持两家中药材经营主体引进加工设备提升加工能力水平,同时通过在乡镇、村委会建设中药材文化宣传栏、展示柜、标志标牌等,全力营造中药文化氛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 通讯员 王洪泉 张要坤)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