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远道而来的朋友打卡来汉必吃小龙虾、邀三五好友看一场脱口秀表演、和家人就近……今年“五一”假期,从城市到县乡,市民们纷纷走出家门,以节团圆、会友,商圈景点、大街小巷人头攒动,以小龙虾为代表的餐饮,夜游夜娱等消费持续升温,消费市场一片红火景象。
一天卖掉15吨小龙虾
新体验点燃“舌尖消费”
“没有一只小龙虾能活着爬出湖北”“不吃顿小龙虾就不算来过湖北”……“五一”假期,小龙虾成为省外游客和省内市民的出门就餐的首选。餐厅门口不到饭点便已放号几百位、步行街小吃摊前排起长龙,餐饮消费市场呈现强劲复苏力。
5月1日晚6时许,靓靓蒸虾沙湖旗舰店外坐满了等位的顾客,店内早已座无虚席,消费者喝着啤酒嘬着虾,欢声笑语不断。
“蒸虾、蒜蓉、全味虾球都好吃。”来自南京的游客陈鑫在武汉本地朋友的带领下前来打卡,为避免排队等位太久,他们特意提前1小时到店。
靓靓蒸虾在武汉共10家门店,其中,万松园MissU店高峰期超千桌同时等位。原本下午2点半到4点半是所有门店的休整时间,“五一”客流激增,工作人员需要通班。“一天可以卖15吨!”靓靓蒸虾市场部经理陈佳介绍,客群主要是省外游客和武汉市民带外地游客前来品尝。
咸蛋黄、榴莲、咖喱等新口味纷纷上架,辣子鸡、牛蛙、薯片、冒烤鸭、双拼、全虾宴等混搭吃法丰富舌尖体验……商家们纷纷以新口味、新体验吸引客流。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了解到,清蒸、油焖、蒜蓉等吃法仍为主流,新口味也吸引了不少顾客尝鲜。此外,“烧烤+小龙虾”成为夜间吃虾必选模式。
火爆的等位场景不单在武汉上演。潜江虾皇生态龙虾城旗舰店高峰期也有超千桌等位,只为一品小龙虾的鲜美。该店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五一”假期,该店客流量是去年同期的三倍,省外游客居多。
假期前夕,武汉餐饮业协会联合美团、抖音、饿了么等线上平台,启动武汉小龙虾美食节活动,靓靓蒸虾、肥肥虾庄、一棠龙虾等品牌虾店,湖锦、三五醇、小蓝鲸等知名酒店等83家餐饮品牌旗下近500家门店参与,助力小龙虾“火出圈”。
数据见证餐饮消费的全方位火爆。武汉餐饮业协会提供数据显示,亲子游提升武汉商业综合体餐饮上座率,客流同比2019年上升156%;粮道街、户部巷、江汉路步行街、前进五路水塔街、雪松路、吉庆街等多条步行街几乎所有门店日常大排长龙,街区餐饮客流同比2019年上升169%;婚宴、生日宴等各类宴席叠加让大型酒店迎来井喷式增长,客流同比2019年上升126%。此外,景区客流激增带火周边餐饮,客流同比2019年上升155%。
“夜游经济”持续升温
看杂技演员在空中旋转飞舞、观赏音乐喷泉与霓虹射灯共同演绎光影魅力、在欢快的音乐声中随着篝火随心舞动……5月1日晚,超2万名游客在红安县倒水河畔钓鱼台景区共同感受火热的节日氛围。
“从白天玩到晚上,很欢乐。”附近乡镇居民李先生从社交平台上看到景区节目单后,早早地带孩子从乡下赶来,还体验了日间的花车巡游、彩虹滑道等项目。
该景区运营负责人张南意介绍,景区客流较去年同期增长超2倍,夜间人流较大。除红安本地游客外,麻城、武汉、孝感以及河南等地游客较多。
观赏完表演,再循着美食的香味到附近的星光夜市上买几串滋滋冒油的烤串、软糯香甜的红薯等当作宵夜是不少游客夜游景区的最后一站。“这几天的销售额是平时在外面的10倍。”一位售卖螺蛳粉的摊主说。星光夜市上,售卖小吃和特产的30多个小摊抢抓节日契机,人气不断攀升。
潜江万达夜经济示范街开街人流如织,150家商户聚集点燃城市烟火气;近8000顶帐篷夜宿黄陂木兰草原;襄阳盛世唐城大型夜游项目《大唐倚梦2》等回归吸引大量游客,景区预计接待游客量超17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夜游、夜演、夜娱等全面回归,夜间消费市场的回暖之势,如同假期里的气温一路攀升,“夜经济”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前三天,武汉生活服务业线上日均消费规模较2019年同期增长121%,夜间消费规模占比超55%,较去年同期增长超130%。“夜间游玩”搜索热度最高的城市中,武汉位列全国第一,夜间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