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张歆、通讯员胡阳)6月2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发布《2023中国保险发展报告》。
报告包括我国保险业总保费收入规模与增速、保险密度与保险深度、保险赔付支出、保险资产规模和结构、保险科技等十八个章节,通过整理十余年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概况,从市场规模、市场结构、新兴业态、政策时势等多个层面对我国保险行业经营发展状况进行深度分析。
报告显示,近十五年来,我国原保费总收入整体呈上升趋势。自2017年我国保费收入超过日本跻身世界第二以来,连续六年占据全球第二保费市场份额,持续稳定地为全球保险市场贡献中国力量。
近十年来,我国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整体呈向上发展的态势,但增长势头趋缓。从2013年至2022年,保险密度增幅为163%。但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的保险密度(3326元/人)和保险深度(3.88%)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与去年相比,今年报告新增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绿色保险、惠民保和保险数字化等部分。
“中国保险业需要与金融科技深度融合,加速数字化转型。”报告编写团队负责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胡宏兵表示,2022年初《“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将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和《保险科技“十四五”发展规划》对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新基建提出了具体要求。未来,全球保险科技加速布局,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运用,这将对保险业态产生影响,保险公司需要积极探索ChatGPT等与传统技术的创新结合,形成新的经营发展思路。
据悉,今年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风险管理研究中心连续第三年对外发布《中国保险发展报告》。报告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筹备,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保险年鉴、中国银保监会等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