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SKP
(支点财经记者 陈勇 摄)
即将开业的武汉SKP,给运营楚河汉街的万达出了一份考卷。
“汉街快变成特卖场了!”7月17日晚,一位在武汉楚河汉街闲逛的女孩向同伴感慨道。一句话,道出了楚河汉街当前的真实处境。曾经知名品牌云集的汉街,如今充斥着不少大众品牌的临时特卖门店。
目前,汉街第二街区的部分品牌已经开始撤店离场,他们或搬迁至第一、第三街区,或另寻他处经营。SKP引进的奢侈品大牌进场前,为了避免过长的空窗期影响收益,万达只得暂时将汉街部分空置门店租给一些品牌作为特卖场,尽管这些品牌的调性也许和汉街并不相符。
随着万达商业帝国的沉浮,汉街及其周边的万达项目命运走向也各不相同。万达嘉华酒店转手富力,万达电影乐园停业,北京华联则接手了汉街万达广场和汉街第二街区。
疫情三年,加上武汉的商业地产竞争激烈,汉街也正面临调整。
已经营12年的汉街,曾被称为现代版“清明上河图”。即将开业的SKP能给汉街带来什么,是外界最关心的问题。而眼下,SKP开业前,汉街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阵痛期。
汉街变迁
2011年9月30日,楚河汉街开业。全长1.5公里的汉街,是当时中国最长的商业步行街。开业后的第一个国庆黄金周,汉街客流量超过200万人次,成为全国假期人流排名前三的热点区域,号称“中国第一商业街”。
开业之初,有200多个知名品牌落户汉街。这里面,既有品牌旗舰店,如NIKE、MORGAN、DAZZLE、无印良品、C&A、优衣库、星巴克、哈根达斯、麦当劳、翠华餐厅、文华书城等40个品牌,又有武汉首店,周大福集合店、柏斯琴行等13个品牌。
2013年,继香港、上海后,中国第三家杜莎夫人蜡像馆在武汉汉街开馆。数年之后,2018年,乐高华中首家授权专卖店、以色列品牌米哈·奈格林中国首店、喜茶武汉首家Lab店、小米之家武汉首家旗舰店相继在汉街开业;2019年,李维斯中国最大旗舰店落地汉街。
“汉街做起来了,而且是很成功的”,一位熟悉汉街的人士对支点财经记者表示。据其回忆,2020年之前,汉街客流量很大,人头攒动,高峰时期比如周末或者晚上,拥有数千个停车位的地下停车场排队入场。
在武汉,汉街不仅是本地人日常休闲场所,也是外地游客必打卡的目的地。“这里游客比较多,我们店里顾客很多都是外地游客,不是本地人。”汉街一门店店员对支点财经记者说。
12年来,汉街不断发生变化,既有老的品牌离场,也有新的品牌进来。MORGAN、C&A、H&M、Gap等服装品牌相继关店,陪伴武汉人多年的翠华餐厅、文华书城也宣布停业,喜茶武汉首家Lab店也悄然消失。同时,快时尚品牌UR全国首发形象店、魅族全球旗舰店首家旗舰店、茶饮品牌霸王茶姬等相继进场。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 品牌的更迭、调整是正常的市场规律,原因多元、复杂,对于像汉街这样的成熟商业业态来说,品牌需要快速更迭,来保持吸引力。
近两年万达一直面对上市压力,对租金收益要求比较高,而营商举措有所减少,导致新兴优质品牌更替节奏放缓。武商梦时代、武汉天地、华润万象城等商场的品牌更新快,汉街近两年则没有比较大的新品牌入驻。
当然,对广义的汉街来说,近期最大的入驻品牌应属“中国店王”SKP。它将在这里开出华中首店,万达同时面临机遇和挑战。
调整期的阵痛
SKP目前在全国共有三个运营项目,分别位于北京、西安、成都。2021年,北京SKP以240亿元的销售额位居全国商场第一名,并蝉联“全球店王”。西安和成都的SKP运营也都非常成功。
2021年,北京华联以股权形式接手汉街万达广场及汉街第二街区,收购项目目前正被改造成武汉SKP。
汉街万达广场是王健林在高端商场上的一次尝试,并为此砸下重金。商场造价是普通万达广场的三倍,夜景照明项目还曾获得照明界“奥斯卡”之称的LALD卓越奖,商场里汇集了BottegaVeneta、Balmain、Kinloch Anderson、Moneta、Roberto Cavalli、Lindberg、Swarovski、Estée Lauder、Sisley、Clarins、SK-II、Jurlique等一众国际品牌,但经营状况一直不太好,最后不得不闭店转让。
2013年的汉街万达广场
(支点财经记者 陈勇 摄)
SKP对万达广场的改造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预计该项目将在明年初开业。
汉街共有三个街区,第二街区距离原万达广场最近。据了解,SKP接手后,第二街区将主要开设奢侈品旗舰店,现有品牌的撤离已经在进行中。
支点财经制图
7月14日,位于第二街区的优衣库汉街店正式闭店,有消息称,优衣库门店或将搬迁至第一街区。优衣库员工对支点财经记者表示,“要闭店一年,还没确定好搬到哪儿”。
化妆品牌丝芙兰、鞋履品牌CHARLES & KEITH即将搬迁至第一街区,那里新的门店已在装修中。服装品牌TEENIE WEENIE的工作人员对支点财经说,门店的合同年底到期,届时也要搬走。
周大福门店一工作人员对支点财经记者说,“这条街(第二街区)能留下来的估计没几个,去年就说要改造,因为疫情停工几个月,现在开工了,我们最多撑到9月或者10月份(搬走)。”
负责运营第二街区的工作人员对支点财经记者表示,“二街区要进行分步改造,很多品牌会陆续撤店。”该运营人员称,SKP规划的二街区是重奢项目,招商工作已经结束。
一位接近汉街运营方的人士对支点财经记者表示,“二街区要做重奢,现有的品牌都会被清退,等着奢侈品大牌进场,目前二街区的商铺大都属于短期合同,3个月一签约,有些商铺在做特卖,大牌进场前,空着也是空着。”
支点财经记者在现场观察到,第二街区充斥着很多特卖场。特步、MENE、AMONAVIS等鞋服品牌,在以2折左右的价格促销。
支点财经记者 王文华 摄
3月份,汉街附近的徐东销品茂装修,雅黛丽门店临时搬到了汉街第二街区过渡。据该门店的工作人员介绍,3月份过来之后,见证了二街区的搬迁和变化,一些品牌店搬走,多了不少临时出租的店铺,“5月份,看到很多老外在这边看门店,应该是奢侈品牌在选位置”。
有网友表示,“SKP施工改造,加上汉街街区店铺调整,汉街的可逛度下降不少。”
戴德梁行华中区商业部主管郭雪君接受支点财经记者采访表示,“二街区目前在配合 SKP改造,大部分是短租,出现一些品牌特卖门店,是正常的过渡。 汉街未来要享受SKP和万达带来的品牌联动红利,就必须接受当前调整期的阵痛,以及青黄不接的现状。”
万达面前的考卷
SKP开业,会给汉街带来什么?在郭雪君看来,这是SKP出给万达的考题,关键看万达怎么解答。
SKP对汉街以及整个中南中北路商圈无疑是利好,但能否和 SKP实现1+1大于2的效果,关键还要看万达未来对第一、第三街区的调整策略。
汉街地处武汉核心商圈,交通便利,整体客流稳定,吸附能力强,客流层次多元,以年轻人居多。对于汉街的经营,万达可以选择做差异化。 SKP以零售为主,优势是奢侈品和中高端时尚潮流零售品牌,汉街现在拥有快时尚、运动品牌、3C、餐饮等业态,未来可以继续强化品质餐饮、体验式休闲娱乐、潮流零售等年轻化的业态品类,实现差异化互补。
此外,一些运动潮流品牌、汽车品牌、设计师买手店、中古店等,它们可能希望开设大面积的旗舰店或者形象店,那么汉街第一街区或第三街区是很好的选择。
“ SKP和汉街之间更多的是竞合关系,甚至合更多,因为如果我是年轻人,很可能会去逛LV、Dior,也会选择去汉街买杯奶茶、抽个盲盒。”郭雪君说。
不少熟悉汉街的人表示,和疫情前相比,汉街的人流量有所减少。 SKP开业后,人流能否恢复到疫情前?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最终取决于 SKP的招商落地情况,如果 SKP能实现北京 SKP门店80%的大牌集合落地,比如LV、GUCCI等,在人流上就不是问题,“ SKP的客户群体不只是武汉,还包括周边8个城市组成的武汉城市群和整个湖北”,甚至辐射华中地区。
郭雪君认为, SKP落地,对汉街人流量的恢复是正面的,可以实现商圈客流的共享和相互赋能,对汉街而言,机遇大于挑战。
可以预见的是, SKP入驻后将强化商业旅游效应。汉街本身具有旅游属性,是武汉的旅游名片之一, SKP将进一步带动武汉商业旅游的发展。
记者 王文华 编辑 丨刘定文 胡馨月